所謂雅,是指汾陽話中保留了相當壹批古漢語中的書面用語,或古典戲曲中的“韻白”;且許多字詞的發音就是古讀音。如:“去何得兒咧?”“過那廂!”其實就是去“那裏”。再如“怎來的?”“跑來的”。這裏的“跑”是安步當車的意思;真正的跑,在汾陽話中是“搏疾”。所謂徐行為走,疾趨為跑。汾陽人叫天上的星星是“希秀”,即“星宿”,這是典型的古讀音。未斷奶的嬰兒叫“模孩兒”;用代人乳品餵養嬰兒叫“貼賜”;小男孩叫“侯廝兒”;小孩可愛叫“切踏”,也是“親他的意思”;“叫”為“喚”;形容人打扮得幹凈、利索、好看叫“光頭治腦”,反之叫“炸死毛頭”:“炸披毛頭”又有點慌慌張張、神不守舍的樣子叫“炸披神頭”;說人精幹、幹練叫“骨家”;說老年人還硬朗著叫“精采”;不小心、不註意、並非故意的行為叫“失不擦”;講話不著邊際、離題萬裏叫“六國九州”;講話雖真假難辨卻也熱鬧,並不討人嫌叫“哈說八道”;壹句話翻來覆去地講個不停叫“老煩疙瘩”;說話辦事不上路、沒普兒叫“沒執世”;說話辦事利索、不拖泥帶水、眼疾手快叫“離剎”;自己不行而還要在人前賣弄的小聰明叫“蠢笨妖精”;討人嫌叫“紮眼”;懷疑叫“鬼覺”;數量詞中的不多點叫“壹坷兒”;少得不能再少叫“壹各絲兒”;叔叔叫“佬佬”;外公叫“簡爺”;大娘叫“得兒”;我是“伲”;人家是“爾啦”;不直是“圪柳”;打滾是“圪攏”;被某種場面所牽制而感到不自在叫“把捉”;發抖叫“圪擻”;涼而非寒為“涼搔?;不明說地譏諷人叫“傷打”;刷鍋洗碗洗衣服用過的水叫“惡水”,這是典型的前秦叫法;高低長短大小不壹的條凳叫“床床”,漢唐之前,人們席地而坐,“家私”中的坐具就只有“床”了……
以上並不是汾陽話的全部;還有後來各個時代流傳下來的“新詞匯?;特別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語,如院子裏的廚房叫“舍(念shi,去聲)鍋(念gu,上聲)兒”也稱“膳官,具有皇家意韻,”;爐渣中的燒結物叫“瓷猴兒”;煤核叫“各亮(念l io,去聲)”;上身赤裸叫“濕脊背”、“渾(念 hong)各柳”;光腳丫叫“濕撇腳兒”等等。話雖俗,但不庸俗,而是民俗,屬民生大計之列。至於叫襪子為“涼(念li0,平聲)板兒”,這是汾陽人的知識產權,我認為,“涼板兒”比襪子更為貼切。可惜本人不是語言文字、語音方言的專家,以上解析定有謬誤,還須方家壹壹指正。
那麽,為什麽要研究、保護方言?因為作為人類文化遺傳基因的口頭語言,承載著大量的信息密碼,即語言不僅是人類溝通的工具,它還是不同文化、自然環境、歷史、人性血統、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藝技能、傳統習俗等要素的重要載體。聯合國關於保護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壹系列文件已有祥述。
研究和保護方言,與普及和推廣普通話是否相悖?回答是:否!因為兩者之目的和功能完全不同。前者講的是保護多樣性的問題,聯合國《文化多樣性公約》己備述。因此,使用藏、蒙、維、朝等語種教學或印制官方文本;以及研究滿文、搶救“水書”和西夏等文字文獻;研究和保護“八大方言”乃至各地方言,都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而後者講的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壹體化乃至全球化的問題。試想,包括公務員、教師、企事業幹部在內的公職人員不懂普通話,怎麽實施幹部的交流和升遷?只懂汾陽話的“汾商”怎麽與只懂閩南話的“臺商”或外籍“華商”溝通?莫非只懂方言的外交官與講中文的外國人士還需用英語打交道?這又成何體統!須知中文就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壹。可見,普及推廣普通話既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也是個人發展的內在需求。
所以,我們汾陽人壹方面要大力普及普通話,壹方面要研究保護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汾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