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清潔、安全、低能耗、高純度、規模化多晶矽生產技術,提高副產品綜合利用率,縮小與國際先進生產水平的差距。實現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的創新發展,鼓勵規模化生產,提高光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行業節能減排。密切關註清潔環保的新型光伏電池和材料的技術進展,加強技術研發。
(2)提高國產設備和集成技術的R&D和應用水平。
以提高產品質量和光電轉換效率、降低生產能耗為目標,支持多晶矽、矽錠/矽片、電池芯片及組件、薄膜電池關鍵生產設備和發電應用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強國產化設備應用。推動設備企業和光伏產品企業加強技術合作與交流。
(3)提高太陽能電池性能,不斷降低產品成本。
大力支持低成本、高轉換效率、長壽命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研發和產業化,降低電池產品成本和最終發電成本,爭取盡快實現廉價上網。推動矽基薄膜、銅銦鎵錫薄膜等電池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化進程,提高薄膜電池的轉換效率。
(4)推廣光伏產品應用,拓展光伏發電市場。
積極推動上網電價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加強農業、交通、建築等行業光伏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支持建立壹批分布式光伏電站、離網應用系統、光伏建築壹體化(BIPV)系統、小型光伏系統和以光伏為基礎的多能互補系統,鼓勵大型光伏並網電站的建設和應用,推動完善適應光伏發電特點的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
(五)完善光伏產業配套服務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標準、專利、檢測、認證等配套服務體系,加強光伏行業管理和服務,支持行業自律和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光伏國家/行業標準體系,包括多晶矽材料、電池/組件的產品標準、光伏生產設備標準和光伏系統驗收標準等。加快國內認證、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動詞 (verb的縮寫)“十二五”規劃的發展重點
(1)高純多晶矽
支持低能耗、低成本太陽能級多晶矽生產技術。在現有基礎上,通過進壹步研究、系統改進和完善,支持研發穩定的電子級多晶矽生產技術,建立千噸級電子級多晶矽生產線。突破高效節能大型提純、高效氫氣回收提純、高效化學氣相沈積、多晶矽副產物綜合利用等裝置和技術,建成綜合能耗小於65438±0.20度/千克的萬噸高純多晶矽生產線。
(2)矽/矽晶片
支持高效率、低成本、大尺寸鑄錠技術,重點發展準單晶鑄錠技術。突破150-160微米以下新型切片關鍵技術,如金剛砂、鋼絲切割技術,提高矽片質量和單位矽料成品率,降低矽料切割損耗。
(3)晶體矽電池
大力發展高轉化率長壽命晶體矽電池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重點支持低反射率絨面制備技術、選擇性發射極技術及後續電極對準技術、等離子體鈍化技術、低溫電極技術和全背結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關註薄膜矽/晶體矽異質結等新型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技術。
(4)薄膜電池
重點發展非晶和微晶疊層和多結薄膜電池。降低薄膜電池光致衰減,鼓勵企業研發5.5代以上大面積高效矽薄膜電池,發展柔性矽基薄膜太陽能電池連續卷對卷生產工藝。及時跟進銅銦鎵硒和有機薄膜電池產業化進程,開發和掌握低成本非真空銅銦鎵錫薄膜電池制備技術、磁控濺射電池制備技術、真空蒸發電池制備技術、規模化制造關鍵技術。
(5)高效聚光太陽能電池
重點發展高聚光復合太陽能電池工業化生產技術,聚光倍數達到500倍以上,工業化生產的電池在非聚光條件下效率超過35%,聚光條件下效率超過40%,襯底剝離高聚光電池在非聚光條件下轉換效率超過25%。突破高倍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板玻璃技術、高效高倍聚光復合太陽能電池技術、高倍聚光電池測試分析和穩定性控制技術等。,並適時開發菲涅爾和拋物面鏡等配套設備。
(6) BIPV組件
重點發展BIPV模塊生產技術,包括可直接與建築結合的建築材料、應用於工廠屋頂、農業溫室和幕墻的雙玻璃BIPV模塊、中空玻璃模塊等。,解決BIPV模塊的透光和隔熱問題,設計出美觀實用、可直接用作建築材料和構件的BIPV模塊。擴大建築附屬光伏(BAPV)組件的應用範圍。
(7)光伏生產專用設備
支持還原、氫化等多晶矽生產設備,大尺寸、低能耗、全自動單晶爐、噸多晶矽鑄錠爐、大尺寸、超薄晶圓多線切割機、自動晶圓分選機等關鍵生產設備。支持多槽制絨和清洗設備、自動平板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沈積(PECVD)、激光刻蝕機、幹法刻蝕機、離子註入機、自動印花機、快速燒結爐等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設備和PECVD等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推動光伏生產設備低能耗、高效率、自動化和生產技術的集成。
(八)證明材料
在關鍵輔料方面,實現坩堝、高純石墨、高純石英砂、碳碳復合材料、玻璃、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膠、背板、電子漿料、線切割液的國產化。
(9)並網和儲能系統
掌握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技術、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設計集成及工程技術,研發大功率光伏並網逆變器、儲能電池及系統、光伏自動跟蹤裝置、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風光互補系統。
(10)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支持有能力的企事業單位建設光伏應用系統檢測認證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包括多晶矽、電池及組件、薄膜電池檢測、光伏系統項目驗收等。支持相關服務平臺開展產業問題研究,制定和推廣產業標準,開發關鍵技術。
不及物動詞政策措施
(壹)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加強產業戰略部署。
光伏能源是壹種可持續、無汙染、規模化的綠色新能源。我們要充分認識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戰略價值和意義,在國家能源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部署中統籌考慮,提升太陽能光伏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通過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可再生能源等相關規劃,統籌產業、財稅、金融、人才等配套政策,積極推動我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2)加強行業管理,規範光伏產業發展。
要根據產業政策要求和行業發展實際需要,切實加強行業管理,推進行業節能減排,規範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建立健全光伏產業準入標準,引導地方政府堅決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避免壹哄而上、惡性競爭。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加強產品檢查,對環保不達標、銷售劣質產品、擾亂正常市場競爭秩序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和整改。
(三)註重實施統籌規劃,促進產業合理布局。
加強行業統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支持產業鏈完整、品牌知名度高的骨幹企業做優做強。鼓勵光伏龍頭企業依靠技術進步,優化存量,擴大發展規模,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產業競爭。實施差別化政策,引導多晶矽等產業向西部地區轉移。推進資源整合,鼓勵企業集約化開發經營,支持生產成本低、競爭力強的企業兼並改造生產經營較差的光伏企業。
(四)積極培育多元化市場,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推動制定實施上網電價實施細則,繼續實施“金太陽工程”等支持措施,鼓勵光伏企業加強與電力系統的溝通合作,加快啟動國內光伏市場。堅持並網發電與離網應用相結合,以“下鄉、富民、扶邊、控荒”為目標,支持小型光伏系統、離網應用系統、光伏發電系統結合建築等應用,發展多元化光伏產品。通過合理的電價標準、適度的財政補貼和積極的資金支持,積極拓展國內光伏市場。
(五)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支持光伏企業轉型升級,支持具有自主技術的重點企業通過技術改造鞏固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大對光伏產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多晶矽節能降耗、副產品綜合利用、太陽能電池高效、優質、低成本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加強產學研結合,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全面提升國產化光伏裝備技術水平。加強人才培養,支持建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六)完善標準體系,推進檢測、認證和監測體系建設。
重視光伏產品和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制定基於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結合國內行業技術實際水平的多晶矽、矽錠/矽片、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和光伏系統相關標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建立健全產品檢測、認證和監測體系,促進行業標準化、規範化發展。加強光伏產品質量標準符合性的行業管理,避免劣質產品流入市場。促進企業加強光伏產品的回收利用。
(七)加強行業組織建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建立健全光伏行業組織,推進行業自律管理,加強行業交流合作,著力體現產業發展願景,搭建國內光伏產業合作創新平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行業組織為紐帶,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提高行業應對國際競爭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完善出口風險保障機制,鼓勵企業積極尋求境外資金,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