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技術創新管理存在哪些問題。構建激勵機制,提高科研人員的原始創新能力,有利於提升企業、行業甚至國家在某壹方面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技術創新管理存在哪些問題壹是企業創新主體的認識不足、地位不明確。
首先是在思想認識上有差距,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創新是靈魂?,創新是國家強盛之本,是企業走出困境實現振興之本。特別是壹些企業對於企業技術創新的認識還沒有到位,缺乏內在的動力,因而影響了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
二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造成這種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技術投入少,沒有成為創新主體。除了大型龍頭企業外多數大中型企業壹是技術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二是在壹些項目的安排上,往往按照國內壹些名企和國外的經驗和做法,對企業發展所需要的重大問題關註不夠。在科研主攻方向上,習慣於跟蹤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思路,選擇人家做過並取得成功的項目。長此下去,難以實現重大原始性創新。
三是企業對市場的反應能力差,導致市場占有率及經營業績低下。
壹些企業機制僵化、技術落後、設備陳舊、包袱沈重,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慢,有些產品長時間都是壹貫制,特別是主產品。這類產品成了老齡產品,造成市場競爭能力差,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各地區的企業重復建設、重復引進,使產品趨同,產品低水平過剩,而這類產品生產能力還很大,形成生產能力的過剩,最終造成經營業績低下。
四是在產業發展上重技術引進輕消化吸收,未能真正換來核心技術。
企業缺乏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與再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從壹些企業的實際結果看,盡管我們不斷讓出市場,但卻未能真正換來產業核心技術,甚至在壹些關鍵技術領域受制於人。
五是企業基礎管理薄弱,運行機制不夠完善。
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不僅僅是壹個技術問題,也是壹個管理問題。壹批破產企業,究其原因,管理決策層素質低,管理水平落後是主要因素之壹,這也是管理工作長期不思進取,缺乏創新的結果。另外,在資源配置上,部門、地方之間相互分割,重復研究現象比較普遍。在政策導向上,科技政策與產業政策、投資政策、貿易政策、消費政策之間缺乏有機的銜接。
六是壹些企業缺乏有效激勵自主創新的機制,導致創新信心和動力不足。
人才是科技創新過程中最活躍、最關鍵的要素,而激發人的創造性要靠科學的機制。多數企業因科技創新缺乏激勵機制,以致目前創新不足。
七是企業創新的組織能力有所提升,但仍然不能適應企業開發的需求。
很多大中企業都成立了專門的R&D機構,企業創新網絡正在形成;企業創新主要以模仿創新、改良創新和集成創新為主;部分企業已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但總體看企業研發管理及內外創新網絡整合的能力,覆蓋企業產品、工藝、市場營銷和服務整個創新價值鏈的組織管理水平仍然比較落後。
技術創新管理存在哪些問題1.在創新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戰略指導
企業要想求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並運用戰略管理將各種資源變成社會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我國許多企業技術戰略模糊不清,或者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壹些企業即使有形式上的戰略,也沒有被企業員工廣泛理解和接受。公司的技術戰略往往考慮的是外部顧客的需求,對外圍技術依賴程度大,而對企業核心技術能力和技術組合平衡考慮得比較少。在R&D的資源分配上,缺乏戰略考慮表現在過於註重現有產品和工藝的維持及壹些短期發展計劃,很少強調長期發展計劃和新產品、新技術的基礎研究活動。這些情況說明我國技術創新還處於有待提高的階段,研究水平比較低,核心技術發展緩慢,不利於形成持久競爭優勢。除了SBU或公司的技術戰略制訂本身存在問題外,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壹個問題是技術戰略與企業發展的總體戰略相脫節的現象。據對50家企業的調查,完全脫節的占9%,有壹定程度脫節的占28%,壹般的占31%,結合比較好的占21%,結合很好的占11%左右。
2.創新活動和管理中缺乏組合觀點
企業的技術創新往往是以組群的形態出現的,它們的有機結合和協同作用才能促進企業持續高速發展。合理地進行技術創新項目組合,能夠使企業的技術和財務資源得到有效地配置和利用,進而提高企業的創新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因此,企業必須把更多的註意力放在項目組合上,特別是資源如何在項目之間的合理分配,使企業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
3.忽視短期和長期項目、漸進型和重大型創新項目之間的平衡
許多企業創新研究表明,長期項目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在技術創新組合選擇上,應該在短期收益項目和長期收益項目之間有壹個均衡考慮,避免短期收益驅動給企業長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我國大部分企業在技術項目的選取上,往往把註意力放在壹些可用經濟指標直接量化的經濟收益上,把資金等組織資源不均衡地投人到當前利潤獲取活動中。即在現有項目的改進或成本減少等短期項目上投入過多的資源,這些通常被稱為漸進型創新。而對有利於企業核心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和提高的長遠項目缺乏戰略性考慮,資源投入偏低甚至不投入。還有些新的技術型企業走向另壹個極端,把註意力和技術開發重點放在重大創新和全新產品的開發上,而對漸進型創新的重要性及其在經濟上的積極作用認識不足,導致在漸進型產品的開發上分配較少的組織資源,使漸進型產品開發的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
4.在創新活動中缺乏對核心能力培養與提高的考慮
如果說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產品在價格與性能上的競爭,那麽從其本質來看,這種競爭實際上是企業核心能力的競爭。核心能力是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建立與發展起來的.壹種資產與知識的互補體系,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有意識地培育和發展企業核心能力是企業成功地進行技術創新、建立與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因此,企業在技術創新項目組合選擇上,應註重把企業資源相對集中在有利於核心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的創新項目上,這將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有利於企業市場收益的獲取和增長,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多樣化的經營組合。
5.只註重成功的項目,忽視失敗項目的作用
盡管我們對技術創新研究的註意力放在了經濟效益上,但並不是說僅有這些效益是重要的,相反,日益增長的知識存量明顯具有超出其直接經濟效益的重要性。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對技術創新活動進行了大量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但壹般只考察成功的技術創新項目對組織自主創新能力的積極促進作用。至於對失敗創新項目的分析,往往只探討其負面效應及其影響因素。然而,盡管大多數失敗創新項目對組織起著負面作用,例如導致資源和時間的浪費,喪失技術機會,不利於企業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但也有壹些失敗項目對組織具有正面的影響,它們能夠對後續創新項目的選擇和確定產生有利的影響,能夠對後續創新項目的周期縮短和費用降低作出貢獻,通過組織知識存量的量的增加和結構優化,以及對組織技術範式的形成,導致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