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的異同?

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的異同?

這個問題要從兩者的定義來看,分析完兩者的定義和特點就出來了。

1)綠色壁壘的概念

在國際貿易中,關稅壁壘曾經是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美國、德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是依靠關稅壁壘來保護本國產業的發展。然而,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環境與貿易的沖突越來越激烈,使得貿易保護主義逐漸從傳統的關稅壁壘轉向非關稅壁壘。綠色壁壘作為壹種新型的非關稅壁壘應運而生,並成為發達國家借保護環境之名限制發展中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工具。

綠色壁壘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簡稱,又稱環境壁壘。它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壹些國家以保護生態資源、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借口,采取壹系列高於國際公認或大多數國家不能接受的苛刻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標準,限制或禁止外國商品進口的措施。例如,美國拒絕從委內瑞拉進口汽油,因為鉛(Pb)含量超過了自己的規定;歐盟禁止進口加拿大皮革制品,因為加拿大獵人使用的陷阱捕捉大量野生動物。上世紀90年代,歐洲國家禁止進口含氟利昂的冰箱,導致中國冰箱出口量下降59%。這些都是綠色壁壘引發的壹系列事件。

(2)綠色壁壘的特征

(1)合理性。綠色壁壘的出現是環境保護運動不斷發展的結果。其目的是保護國家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是保護國家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隨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環境問題越來越敏感,使得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漸從單純消費向綠色消費轉變。綠色壁壘就是抓住人們關心生態環境的心理,給自己披上壹件合理的外衣。

(2)虛假。綠色壁壘壹般打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幌子,看似合理,實則制造貿易壁壘,是壹種新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從表面上看,發達國家制定的綠色壁壘標準是壹視同仁的,但實際上,它們的標準是靈活多變的,標準對錯就更不合理了。而且大部分壁壘都是針對發展中國家設置的,所以很有欺騙性。

(3)不平衡。綠色壁壘通常是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設置的,所以極不平衡。以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來要求發展中國家是非常不公平的,是對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壹種歧視,其目的是限制發展中國家的出口。

④隱蔽性。綠色壁壘往往隱藏在各種貿易法規和國際公約中,成為進口國拒絕外國產品的最佳借口。與其他貿易限制措施相比,它有更多的亮點:壹方面,它制定了復雜多樣的標準,出口國難以應對;另壹方面又非常隱蔽,避免歧視、摩擦、糾紛等問題,讓出口商感到難以辯駁。

(5)時效性。綠色壁壘只能在壹定時期內有效,實施者不可能將特定出口商的產品永久擋在國門之外。如果出口商的產品不能滿足進口國對環保措施的要求,其產品被拒絕,經過壹段時間的技術改造和壹系列綠色措施,其產品的環境標準和其他技術必然會逐漸滿足進口國對環保的要求,那麽進口國對產品原有的綠色壁壘也就不復存在了。因此,針對某種產品實施的綠色壁壘具有壹定的時效性。

2.綠色壁壘的背景和原因。

(1)世界生態環境惡化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的壹切活動都離不開自然環境,但人類社會在發展的同時也有意無意地破壞了生態環境。當前,生態環境問題不僅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質量,也影響著人類生存的基礎,甚至發展到毀滅人類某些文明、威脅人類生存的地步。

當生態環境達到極限,就會對人類采取可怕的報復。每分鐘世界上有28人死於環境汙染,每年有15萬人死亡。8億人因飲用被汙染的水而生病,每天有2.5萬人死亡。由於環境惡化,到本世紀末,14個國家將無法養活自己,28000人將成為環境難民。面對日益增多的來自自然環境的報復,國際社會掀起了壹股強大的環保浪潮。人們逐漸意識到保護環境是人類的共同責任,並開始采取共同行動。

(2)環保運動的推廣

從環境問題的出現到人們有環保意識並采取措施加強環保,經歷了很長的時間。現在世界各國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展了環境保護工作,人們普遍意識到,為了生存,人類必須改變消耗大量自然資源同時又破壞環境的傳統生產方式。許多國家開始對公眾進行宣傳教育,並采取措施制定了與國際貿易有關的環境保護法、標準、環境標誌等壹系列環境貿易制度。然而,壹些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制定的環境貿易制度的內容過於嚴格和苛刻,制約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進口國往往以環保為借口,阻止外國商品進入,不斷制造綠色壁壘。

(3)貿易保護形式的轉變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在相互譴責對方推行保護主義政策的同時,加緊尋找和應用更靈活和隱蔽的非關稅壁壘。在已經加入WTO的國家,關稅壁壘和傳統的非關稅壁壘已經很難成為保護本國市場的有效手段。面對環境保護和市場開放的雙重壓力,發達國家開始通過設置綠色貿易壁壘來限制外國商品的進入,並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有效的貿易保護手段。

3、綠色壁壘的表現形式

(1)環境關稅系統

這就是綠色壁壘的最初形式,即進口國以環保為由,對壹些影響生態、汙染環境的產品征收額外的進口關稅。這實際上是壹種環境進口附加稅,其直接結果是提高進口價格,降低進口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從而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

(2)環境配額制度

這壹制度根據出口國產品的環保現實來確定國內市場的銷售配額,直接違背了WTO取消數量限制的原則。

(3)環境許可制度

環境許可制度要求只有在獲得許可的基礎上才能允許進出口,即出口國在出口某種商品之前必須獲得進口國的“事先通知和同意”。

(4)環境補貼制度

當企業無力投資昂貴的新環保技術和設備或開發清潔技術產品時,政府需要采取環境補貼來幫助籌集資金以控制汙染。

(5)環境貿易制裁

環境貿易制裁是綠色壁壘中極其嚴厲的措施,輕者禁止進口,重者報復。如1994年,美國以臺灣省環保不力為由,推遲佩裏修正案對臺灣省實施制裁,使臺灣省遭受經濟損失10多萬美元。

(6)環境成本內部化制度。

是指壹些發達國家制定的環境成本內部化制度,對來自環境標準寬松國家的產品以“生態傾銷”的名義實施的保護主義措施。

(7)環境保護技術標準和產品綠色標準

壹些發達國家依靠科技優勢,通過立法手段制定越來越嚴格、越來越詳細的強制性環保技術標準和產品綠色技術標準,限制外國商品進口。這些標準是發展中國家難以達到的,因此必然會將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排除在國際市場之外。

(8)環境檢驗檢疫體系

發達國家對食品安全衛生指標非常敏感,尤其是對農藥殘留、放射性殘留、重金屬含量和集裝箱檢疫要求。這壹制度已成為發達國家控制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商品的重要工具。

(9)環境包裝和標簽系統

為了防止包裝材料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和標簽對社會的危害,壹些國家對產品包裝和標簽做出了嚴格的規定。這是壹種常見的環境技術壁壘,可以有效阻止出口國的產品進入。

(10)環境標誌和認證制度

環境標誌制度又稱綠色標誌制度或生態標誌制度,是指政府部門或公共或私人組織根據壹定的環境標準向相關廠商頒發的證明其產品符合環境標準的特定標誌。標誌的獲得者可以將標誌印刷或粘貼在產品或其包裝上,向消費者表明該產品在生產、使用、消費和回收的全過程中符合環保要求,對環境的危害小於其他同類產品,或者對環境沒有不良影響。它不同於壹般的商品標識,代表了對產品環境質量的綜合評價。

4、綠色壁壘的現狀

(1)綠色壁壘使用越來越頻繁。

近十年來,綠色壁壘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已經成為繼反傾銷措施之後的又壹重要貿易措施。在全球4917種產品中,受綠色壁壘影響的3746種產品貿易額達47.32億美元,占全球從199種產品進口的88%,其中直接受影響的6790億美元,占13%。全球* * * 137進口國紛紛采取綠色壁壘措施。歐盟環境保護局的調查顯示,1998年歐盟國家禁止的“非綠色產品”價值達300億美元,其中90%來自發展中國家,涉及紡織品、服裝、化妝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家用電器等數千種商品。

(2)綠色壁壘措施應用越來越廣泛。

綠色壁壘措施涉及越來越多的領域。壹方面,綠色壁壘本身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和補充,層出不窮、五花八門的綠色貿易措施應運而生,涉及環境保護、人類健康、生物多樣性、動植物安全等領域;另壹方面,綠色壁壘管轄對象的範圍越來越廣。近年來,不僅對產品本身提出綠色環保要求,而且對產品設計開發、原材料投入、生產方式、包裝材料、運輸、銷售、售後服務,甚至廠房、物流設施、操作人員的醫療衛生條件等全周期的各個環節都提出綠色環保要求。這些綠色保護措施對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3)設置綠色壁壘的目標國家具有壹定的針對性。

綠色壁壘往往是針對新興發展中國家的,因為它們有壹定的經濟基礎,可以利用國內資源和勞動力的優勢生產和出口大量的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產品具有壹定的競爭優勢,容易對進口國的同類產業構成威脅。因此,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最容易受到發達國家綠色壁壘的影響。比如中國的機電產品,具體文章後面再說。

(4)綠色壁壘措施是動態的。

綠色壁壘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隨著進口國的技術進步和居民對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環境標準不斷向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出口國不斷進行技術改革,以達到進口國的環境標準。此外,綠色壁壘的動態性還體現在,綠色壁壘的實施往往會產生聯動反應,壹國的實施會立即引起其他國家的效仿,並從壹國迅速蔓延到多國,從而對出口國造成重大打擊。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構成及特征

隨著國際經濟壹體化和貿易自由化趨勢的發展,在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被拆除的同時,西方發達國家采取了更隱蔽、更不透明、更難以監測和預測的保護性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以阻止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入本國市場。所謂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壹國以維護國家安全或保護人類健康安全、保護動植物生命健康、保護生態環境或防止欺詐、保證產品質量為由,采取的壹些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技術措施,成為他國商品自由進入該國的障礙。

全方位立體構圖

1.技術標準和法規

技術標準是指經認可機構批準的、不強制通用或重復使用的產品或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的規則、指南或特性的文件。對技術術語、符號、包裝、標誌或標簽的要求也是標準的壹部分。

技術法規是指必須強制執行的有關產品特性或其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包括:法律法規;政府部門發布的命令、決定和規定;技術規範、準則、指南和說明;對特殊術語、符號、包裝、標誌或標簽的要求。在質量標準方面,歐盟規定進口商品必須符合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體系。

目前歐盟有654.38+萬多項技術標準,日本有865.438+084項工業標準和397項農產品標準。美國的技術標準和法規不勝枚舉。

2.合格評定程序

合格評定程序壹般由認證、認可和互認組成,其中第三方認證影響最大。認證(Authentication)是指由授權機構出具的證明,壹般是由第三方對當事人提出的文件或對象,對某壹事物、行為或活動的性質或特征進行審查後給出的。這通常被稱為“第三方認證”。

3.包裝和標簽要求

近十年來,發達國家采取措施發展綠色包裝,主要包括:

(1)立法禁止使用某些包裝材料,如含鉛、汞和鎘的包裝材料,未達到特定回收比例的包裝材料,以及不能重復使用的容器。

(2)建立倉儲歸還制度。在許多國家,啤酒、軟飲料和礦泉水都是可回收容器。當消費者購買這些物品時,他們向商店支付壹定的押金,商店將在他們稍後歸還容器時退還押金。

(3)稅收優惠或處罰,即對生產和使用包裝材料的生產企業,根據其是否使用可回收包裝材料,給予免稅、低稅收優惠或較高稅收優惠,以鼓勵再生資源的利用。

4.產品檢疫和檢驗系統

為了保護環境和生態資源,保障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制定了嚴格的產品檢疫和檢驗制度。

5.信息技術壁壘

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不發達國家,受信息基礎設施落後、信息技術水平低、企業信息化程度低、市場及相關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因素影響,在電子商務時代處於明顯劣勢,導致信息不透明。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之間形成了壹種新的技術壁壘——信息技術壁壘。

6.綠色技術壁壘

綠色技術壁壘是指為了保護環境而采取的直接或間接限制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1996年4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專門技術委員會正式公布了ISO14000系列標準,要求企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這是壹個自願的標準。目前,ISO14000正成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技術壁壘。

包羅萬象的特色

1.廣闊的

從產品上看,不僅涉及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初級產品,還包括所有中間產品和工業成品;從流程上看,包括研發、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和消費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從領域來看,已經從有形商品擴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

2.系統的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壹個體系,它不僅包括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規定的內容,還包括《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和《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定的措施。《農業協定》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都規定了環境問題。

3.合法性

目前,國際上已簽署150多項多邊環境保護協定。發達國家積極制定技術標準和法規,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提供法律支持。世貿組織也在制定國際技術標準和法規。

4.二元性

技術性貿易壁壘有其合理性,即為了達到規定的法律目的,可以采取適當的壁壘措施。正常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合法合理地采取技術措施,以達到合理保護人類健康安全和生態環境的目的。另壹方面,壹些國家,特別是美國、日本和歐盟,依靠自身的技術和經濟優勢,制定比國際標準更為嚴格的技術標準、法規和認證體系,以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名義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5.隱蔽性和靈活性

與進口配額和許可證等其他非關稅壁壘相比,技術性貿易壁壘不僅掩蓋了不合理分配和歧視等差異,而且技術標準復雜,往往使出口國難以應對和適應。由於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不確定性和可塑性,在具體實施和操作中很容易被發達國家用來制定針對外國產品的有針對性的技術標準,並具有實施靈活的特點。

6.有爭議的

由於技術性貿易壁壘涉及面廣,有些相當復雜,而且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實施過程中的隱蔽性,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的評價標準不同,各國之間很難相互協調,容易引起糾紛,解決糾紛需要較長時間。

20世紀70年代以後,國際經濟領域的貿易戰主要集中在壹般商品貿易上,但21世紀的國際貿易戰將逐漸集中在技術性貿易壁壘上。

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發展趨勢

從國際貿易壁壘的發展趨勢來看,以技術壁壘為核心的新型貿易壁壘將長期存在並不斷發展,並將逐步取代傳統貿易壁壘,成為國際貿易壁壘的主體。

(A)技術性貿易壁壘從生產和貿易擴展到服務貿易和投資。

技術性貿易壁壘可分為強制措施和自願措施,不僅涉及國際或區域協定、國家法律、法令、法規、要求、方針、指南、程序等。,也包括非政府組織制定的規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從產品形態看,不僅涉及初級產品,還涉及所有中間產品和成品;從產品生命周期來看,涵蓋了研究。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和消費以及處置;從相關領域來看,TBT從生產領域開始,逐漸擴展到貿易領域;目前,它已經從有形商品擴展到金融和信息等服務,以及投資和知識產權。從WTO成員通報的情況看,機電產品、石化產品、建材、農產品和食品仍是TBT通報的重點;SPS通知壹般涉及農產品和食品行業。在世貿組織新壹輪談判中,貿易與環境、貿易便利化、知識產權保護、農業等問題都將涉及新的貿易技術壁壘。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和擴散效應越來越明顯。

與關稅和壹般非關稅壁壘相比,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更加廣泛和深遠。許多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可能直接導致限制甚至禁止進口。此外,技術壁壘具有明顯的擴散效應。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往往會產生連鎖反應,從壹個國家延伸到多個國家甚至全球。壹個產品涉及所有相關產品。如1973,美國開始對低酸和酸化罐頭食品應用HACCP體系,1997起,對國內水產品加工商和輸美水產品加工廠實施HACCP體系。現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已經將HACCP體系應用於整個食品和農產品行業。而且,壹國實施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模仿。2002年6月30日,歐盟理事會以中國舟山產凍蝦氯黴素含量超標為由,決定暫停進口中國生產的動物源性產品供人或動物食用,禁令範圍從蝦擴大到所有動物和100多種含動物成分的產品。歐盟的這壹措施很快導致了匈牙利和俄羅斯的效仿。

技術壁壘正在上升。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深入,新的技術標準將不斷湧現並被新的技術法規所采用。技術創新使檢測設備、手段和方法更加先進,壹些國家特別是世貿組織發達成員利用TBT的水平不斷上升,對進口產品的標準也越來越細化和苛刻。

(四)發達國家仍是技術壁壘的主體。

由於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國在制定和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壹般來說,發達成員占主導地位,很多國際標準都是發達成員制定的。然而,近年來,發展中成員越來越重視技術壁壘的引入和實施。從1995到2001的TBT或SPS通知,WTO成員實施技術壁壘的速度正在加快。1995年TBT通報數量為389件,1997年猛增至846件,此後每年維持在600件左右。SPS通知量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從1995的198增長到2001的772。總的來說,發達國家仍然處於優勢地位。在此期間,發達國家TBT/SPS通報3945件,占總數的55.74%,發展中國家通報3133件,占44.26%。自1999以來,發展中國家的TBT通知數量已經超過發達國家,而且很可能會迎頭趕上。

(E)采用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的趨勢正在不斷加強。

由於技術和經濟水平不同,各國在制定和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技術性貿易壁壘是非關稅壁壘的主要形式,具有合理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容易被貿易保護主義利用,形成不合理的貿易壁壘。歐共體成員較早認識到技術壁壘對成員國之間貿易的不利影響,並於1969制定了《消除商品貿易技術壁壘總綱領》,首次提出了限制國際貿易中技術壁壘的貿易規則。1979 GATT“東京回合”制定了《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烏拉圭回合對該協議進行了修改、補充和完善,簽署了《實施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協議》(SPS)。為了使技術性貿易措施成為不合理的貿易壁壘,WTO制定了《良好行為準則》,並建議各國采用國際技術標準。此外,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法典委員會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成員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越來越多的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被成員采用,國際標準日益成為解決爭端的重要依據。例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ISO9000質量體系標準和ISOI4000環境管理體系已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 上一篇:國際質量認證 內審員考試題
  • 下一篇: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辦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