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心理咨詢需要不斷學習。自我提升。自己也需要咨詢。(督導。)
有許多人不理解心理咨詢服務費。如果收200---500每50分鐘不算高,因為看似50分鐘的服務。
其實有時候2-3小時。因為需要做咨詢前的準備。
紙、筆、網絡、資料的收集、咨詢協議、咨詢測評的準備等。
咨詢後要寫咨詢記錄。
如果遇到求助者自殺,或有侵害他人的危險,還要做危機處理,以及報警。
而且,心理咨詢師看似光鮮,其實是別人的垃圾桶。
垃圾桶也需要清理,清空!
而且要根據對方的情況,評估,匹配咨詢學派、技術,或轉介等等。
咨詢師的付出妳看不到。
當然,也不乏每小時上千,上萬的咨詢。
不過,如果真的能“聽君壹席話,”豁然開朗。
可能不只是價值千金的問題。
是挽回妳的家庭,妳的人生,甚至妳的生命。
不過,心理咨詢,不是萬能的。
心理免疫力,需要自我成長,改變!
心理咨詢師,只是壹個妳自我 探索 的工具而已!
她和妳壹起走過壹段泥濘、漆黑的路,之後,不能每段都由他陪妳。
除非妳很有錢!
路還是要自己走!
這是壹個很抽象的服務過程,看起來只是簡單的聊天,卻要付出很大的辛苦。
要想做壹個合格的咨詢師,學習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就很巨大了。
而且服務時,除了交流的過程,前期準備和後期的客戶維護及自身的心理疏導都會消耗很大的時間和精力。
還有壹點,這個行業本身就不是剛需,市場極小,心理咨詢師也要生存呀,妳想讓別人忙活好幾天收妳白菜的價錢,那還怎麽活。
所以,價格高不高,完全取決於妳覺得值不值。
心理陰影與心靈慰籍是解開人思想鑰匙的良藥,貴也有道理,能打開這把鎖的鑰匙不多,怎能不貴
要知道,學習心理學的各種培訓班費用高的離譜啊
為知識付費是應該的,這個行業的存在,治療了許多心裏有問題的人,現在 社會 發展的越來越快, 社會 壓力越來越大,心裏有問題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個行業值得值得推廣幫助人們治療心裏疾病。。
心理咨詢貴麽?
壹小時幾大百,有的人認為很貴。或許跟他的收入去比較,或許他認為不值得為自己的心理問題投入這麽多的費用。還有壹個外在原因是,心理咨詢沒有納入醫保。
對於前者,如果心理咨詢的支出,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的話,再賣房去做心理咨詢,我也不建議這樣做的。心理咨詢,是要去提高生活質量的。這樣做適得其反。等到納入醫保以後,或許心理咨詢就看起來沒那麽貴了。心理咨詢,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方式,但不是唯壹。
對於後者,或許他認為心理 健康 沒那麽重要,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心理咨詢,給予我們生活的壹個提示是,我們需要花點時間去照顧我們的內心。壹周壹次的心理咨詢,在壹個專屬的空間中,去滋養我們的內心,確實看起來蠻奢侈的行為。有的人認為值得,有的人自然不喜歡。不是覺的貴,而是他覺得有比這個更重要的東西。
疫情之後,很多心理咨詢師都在做公益性的心理援助。在此,向他們致敬。心理咨詢倫理原則第壹條,是善行。
這需要平衡公益付出與個人利益。如果我是壹名心理咨詢師,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公益事情,那我的生存和價值可能無法得到保障,公益性的工作也無法持續。同時,心理咨詢的基本價值觀會要求我們做壹些公益的事情。兩者都是需要的。
有次趙旭東醫生講,自己百分之二三十的時間,收費幾大千;剩下大部分時間,在醫院幾百塊的白菜價。對於他來講,也是他的公益行為了。
心理咨詢這個行業,目前還在發展中。或許需要更多人去知道,這個行業就是是怎麽樣子。對於行業之外的人來說,對於心理咨詢的誤解確實太多了。
行業本身是有亂象的,或許不是妳看到的那個樣子。
心理咨詢高額的收費真的是壹個瓶頸,讓很多有這方面問題的人都得不到很好的治療,我覺得最好還是有這方面知識的人應該組織壹個像義工這樣的團體,讓更多的人受惠
心理咨詢本身就是壹個很抽象的東西,學習不易。我們應該尊重知識,這和知識產權是壹樣的,付出就要有收獲,只不過有的行業見效快。有的行業厚積而薄發而已,在我看來,心理咨詢就是後者,所以咨詢費是應該的,當然,此處排除那些不合理因素引起的高價。
壹個大土豆壹塊,三星飯店炒成酸辣土豆絲估計得30了吧。人家那是技術活
知識就是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