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麽是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內涵廣泛,分為不同的層次。我認為,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中,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個方面。
1.信息意識
看壹個人有沒有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有多高,首先要看他有沒有信息意識,信息意識有多強。就是當他遇到壹個實際問題的時候,他能想到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嗎?
信息意識是指對信息和信息問題的敏感程度,以及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程度。例如:
2002年6月5日至10月,我參加了第壹期全國信息技術骨幹教師培訓班的論文答辯。為了保證壹天內完成全班40多人的答辯,教授給了每個人時間限制,我計時。我借了壹只表,為了每十分鐘準確地報時,我無暇顧及答辯的內容。課間休息時,壹個同學說,我們都是信息技術老師,還這樣記時間,缺乏信息意識!然後我上網找了壹個免費的定時器程序,把任務交給了電腦,才解放出來。
這件事讓我親身體會到信息意識的重要性。
2.信息能力
用信息技術發現信息、捕捉信息、思考解決問題,是信息意識的表現。但能否采用合適的方法,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和工具,通過合適的渠道解決問題,取決於我們是否具備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運用信息知識、技術和工具解決信息問題的能力。包括理解和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信息資源的收集和管理、信息技術及其工具的選擇和使用、信息處理過程的設計等方面的能力。
3.信息倫理
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新的問題。如個人信息隱私、軟件知識產權、軟件用戶權利、網絡信息傳播、網絡黑客等等。針對這些信息問題,出現了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信息關系的行為準則,形成了信息倫理。在運用信息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否遵守信息倫理,體現了壹個人的信息倫理水平。
簡而言之,信息意識決定了壹個人能否想到利用信息和信息技術;信息能力決定了妳能不能把自己想的事情做好,做好;信息倫理決定了它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能否遵守信息倫理規範,符合信息倫理。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的核心和基本內容,信息意識是信息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滲透於信息能力的全過程。只有擁有強烈的信息意識,才能激發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能力的提高也促進了人們對信息和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價值的認識,進壹步增強了應用信息的意識。信息道德是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正確運用的保證,關系到信息社會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二、如何培養信息素養
信息意識從何而來,如何培養信息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是課堂教學中實施信息素養培養的三個關鍵問題。在我看來,大多數老師發現在課堂上很難解決這些問題。其中壹個主要原因是現行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不符合該學科的特點和規律。
信息技術學科作為壹門新興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我們需要根據課程目標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出壹套符合本學科的教學模式,而不是簡單套用其他學科的模式。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通過以下五種方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1.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教學主線,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
從前面的解釋我們知道,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都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因此,結合本學科的實踐特點,信息素養的培養首先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教學主線,整體設計課程”。創設學生熟悉、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在真實的實際問題中巧妙設計教學內容。如果學生把每壹節課都花在運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從長遠來看,他們的信息意識會逐步增強,信息能力會不斷提高。
在保證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本設計有時需要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有時需要增刪壹些內容。這需要教師對本學科、本專業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教師的智慧和創造力,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實踐和探索。
案例壹: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模塊教學內容的整體設計
課程內容
實際問題
信息和信息技術
文本信息的處理和表達
寫壹篇“我所理解的信息”和“給我印象最深的信息特征”的報告。
舉四個信息技術核心技術的例子;分析壹個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例子;想象壹下信息技術的未來。
信息獲取、文本和表格信息處理和表達
寫壹篇搜索引擎研究報告。(註:將歷史、發展、工作原理、分類、網上信息搜索策略與技巧、搜索引擎比較、網上信息下載、大規模文字處理等內容融入其中。)
兩人合作寫了壹份自助遊計劃。(註:嵌入了信息獲取的壹般過程和方法、信息來源的多樣性、信息評價、文字和表格信息的表達,讓學生體驗信息獲取的全過程。)
多媒體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表達和交流
集團合作制作多媒體綜合作品《我的校園,我的同學》。(註:以學生展示最熟悉的校園生活為載體,集圖像、動畫、音視頻信息采集處理、整合、表達、交流於壹體。)
表格信息的處理和表達
“我的校園,我的同學”作品評析
信息資源管理(IRM)
日常運營管理。(將信息資源管理的內容與日常學生作業管理相結合。)
2.自我創造是課堂的核心任務,讓學生充分“思考”。
培養信息素養的第二種方式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把“學生要學以致用,自主創造”作為每節課的核心任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充分的創造力。
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舉例強調方法和原理。在實踐中,學生首先需要發現和思考自己所學的東西可以應用到哪些地方,可以解決身邊的哪些問題,然後構思作業的內容和確定目標,再應用所學的東西達到設定的目標。作業沒有給出統壹的樣式,沒有模仿的例子,只有具體的要求。每個學生的作業都需要自己的創意,就像作文壹樣不同。
案例二:“圖像信息處理”第壹次課堂實踐的內容
實踐內容和要求
(1)分組坐,互相幫助。
(2)每個學生圍繞小組主題確定本次作業的內容。註意團隊成員之間作業內容的銜接性和互補性。
(3)作業內容積極向上,對學生和老師沒有傷害。
(4)使用他人肖像需本人同意。
(5)根據作業內容,從團隊收集的素材中選取合適的圖片作為素材。
(6)根據工作內容,利用選擇、自由變換、圖章、橡皮、修補等工具,對所選材料進行修改、合成、拼接,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7)每個學生至少要做出1件作品。作品應該標上作者的名字。
保存和提交要求(略)
題目
案例描述
本案例是《我的校園和我的同學》的壹部分。事先已經將學生分組,圍繞大主題確定小組的主題,寫出小組的主要內容和計劃,並根據計劃收集材料。課上,老師講解了圖像處理工具PhotoShop的基本用法,並通過實例講授了圖像的選擇、修改、合成、拼接的方法和原理。
為了完成這壹實踐內容,學生首先要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去思考他想為小組的最終工作達到什麽目的,進行獨立創作;其次,要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小組主題,能否學以致用;最後,要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實現自己的想法,完成自己的作品。
這種課強調發現和解決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解決的問題,挑戰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信息意識,訓練學生的信息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經過長期的課堂體驗,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自然會有很大的提高。
3.根據學科特點重組課堂結構,讓學生充分“做”。
學生在課堂上發現問題並應用所學解決問題需要足夠的時間和安靜的空間,這也決定了信息技術學科的課堂模式不同於其他學科。壹些優質課和公開課,讓信息技術課很熱鬧。壹分鐘,播放視頻,另壹分鐘,要求學生探索,另壹分鐘,他們分組討論...短短的45分鐘被切成了碎片。學生忙於應付老師的各種教學活動。他們怎麽會有安靜的時間和空間去“想”和“做”?信息素養如何提高?
因此,培養信息素養的第三條途徑是根據學科特點重組信息技術課堂,給學生充分實踐的時間和空間。由於信息技術的特殊性,目前學生不能課後做作業。為了鞏固這壹環節,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留出時間讓學生做作業。這樣的話,課就不能再講了,不能再練了,不能再講了,不能再練了。而是將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融為壹體,有機結合,將信息技術課堂分為學習新內容和學生實踐兩部分。
自主創作的作業,需要學生花大量的時間“想”和“做”。所以老師要盡量少花時間和學生討論需要教的新內容,多給學生留出練習的時間和空間,盡量不要中途打斷學生,不要反復切屏。因為只有提供壹個安靜輕松的環境,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解題的實踐中去。只有在實踐中練習,在實踐中解決問題,才能提高信息能力。在每年的學期總結中,我的學生提出的最常見的建議是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在電腦上做作業。
4.註重知識技能的學習,讓學生體驗學科的魅力和價值。
培養信息素養的第四種方式是為學生充分展示學科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科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對信息和信息技術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
信息技術學科的魅力在哪裏?是本學科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科學家發現的信息科學原理,是科技人才發明的各種信息技術,是應用信息技術和工具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再創造!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註意傳授知識和技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學科的科學原理,如聲音壓縮中的掩蔽原理、關系數據庫的數據組織原理等;用生動的方式呈現學科的本質技術,如用動畫呈現互聯網的核心協議(技術)TCP/IP、音頻壓縮中的差分編碼技術、數字圖像存儲技術等。帶領學生應用信息技術及其工具,以開拓精神再創造和體驗學科價值。當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科的價值時,他們會發自內心地熱愛它,並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下是壹位學生學習搜索引擎知識後的感受:“通過學習,我學會了更專業地使用搜索引擎,也學到了很多與引擎相關的專業知識。我覺得很有收獲。我也發現,即使是搜索這種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後也有如此復雜的原理,並不是用起來那麽簡單。只有計算機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復雜的任務。計算機完成的復雜任務遠不僅僅是搜索,它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信息時代,人類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電腦。所以,我要好好學習,更好地利用電腦,讓它給我帶來更多的幫助。”
5.關註信息活動的每壹個細節,規範和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
培養學生的信息道德,不在老師的說教或危言聳聽,而在學生信息活動的每壹個細節。
首先,讓學生在信息活動中自然遇到信息倫理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和作業內容時要精心策劃。比如作業“寫壹份自助遊計劃”,學生在網上下載資料會遇到版權問題;在作業《我的校園,我的同學》中,要解決同學肖像使用權的問題,以及惡搞同學肖像引發的糾紛;在“算法與編程”作業中,學生會遇到利用自編程序攻擊其系統等信息倫理問題。
其次,對學生可能遇到的信息倫理問題給予正確引導。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信息活動時,對可能出現的信息倫理問題給出明確的要求和正確的方向。我的做法是在每個課堂實踐內容中對信息倫理問題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案例2“實踐內容及要求”中的(3)和(4)。
第三,及時檢測和跟蹤學生的信息行為。我的做法是在實踐內容的評價尺度中,對信息倫理問題設定壹定權重,並進行測試和反饋(如案例2)。
在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中,信息道德的培養是最難的。所以我要特別註意不符合信息倫理的行為,除了在成績上,在“老師的話”上,特別註意有問題的同學。
案例三:教學日誌(2010年3月23日)
批完12班壹年級二班第三次編程作業,已經淩晨2點多了,有兩件事讓我很感動。
第壹件事:運行學生A的作業程序,我在第四個窗口看到了他留給我的:“對不起,老師,我不會再惡作劇了。”我會微笑。這讓我想起了他的第二次程序分配:程序運行後,當我輸入提示的用戶名和密碼時,程序開始倒計時,然後我的筆記本關機。當時我在《老師的話》中寫道:“這樣的惡作劇還是少壹點,可以用程序做壹些有意義的事情。”
第二件事:運行學生B補的作業,發現全屏沒有關閉按鈕,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但沒有提示。嘗試五次失敗後,系統會自動重啟。重啟後還是那個界面,還是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然後重啟...在多次嘗試失敗後,我不得不在系統重啟期間盡快打開任務管理器,他的程序壹進入就立即停止其進程。
這件事怎麽處理?我扣了他信息倫理的分數,在“老師的話”裏寫道:“批改妳的作業時,我已經花了2個小時批改全班第三個作業,花了20多分鐘破解妳的程序。我第壹時間打開作業文件看了看。還好我只丟失了壹個同學的信息。謝謝我的好習慣。其實妳可以用妳的聰明才智去有意地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