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月壹日
(“元旦”壹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是開始,第壹的意思;旦是會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陽,下面的“壹”表示地平線。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象征壹天的開始。元旦,就是壹年的第壹天。
公歷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壹致。如夏代是正月初壹;商代在十二月初壹;周代在十壹月初壹,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會第壹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
(又稱“上元節”,即陰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壹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壹名稱壹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壹年之中第壹個月滿之夜,這壹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婦女節
三月八日
我國於1922年開始紀念三八節。中國婦女第壹次群眾性的紀念三八節活動是1924年在廣州舉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77年大會通過了壹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壹年中的某壹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定為3月8日。
植樹節
三月十二
中國的植樹節定於3月12日。1979年2月,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又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國務院於次年頒布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具體實施辦法。植樹節前後,我國各地都要集中進行植樹造林活動。
清明節
農歷三月初八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壹種活動。漢族和壹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壹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勞動節
五月壹日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壹天。每年的這壹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
(陰歷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是我國的壹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這風俗已傳到了國外。)
兒童節
六月壹日
中華人民***和國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六壹”國際兒童節為中國兒童的節日,並宣布廢除國民黨政府 1931起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中國第壹個兒童節是民國二十壹年(1932年)的4月4日。民國二十年(1931年),“上海中華慈幼協會”發起建議,希望政府規定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隨後,教育部制定了兒童節紀念辦法,並於隔年的4月4日實施。
七夕情人節
農歷七月初七
(陰歷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後有婦女於此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所謂乞巧,即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用彩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
(陰歷八月十五日,這壹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征,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裏,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壹天烘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
(陰歷九月初九。我國古代以九為陽,九月九日正是陰月陽日,故名“重陽”。相傳東漢時汝南人桓影,聽到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趕快叫家裏人縫制小代,內裝茱萸,縛在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借以避難。桓景這壹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裏的雞、狗、羊全部死掉。從此,民間就有在重陽節做茱萸代、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等風俗。因“高”與“糕”音同,所以重陽節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唐代詩人王維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壹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記載了當時的風俗習慣。由於該詩感情真摯,至今膾炙人口。)
國慶節
十月壹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裏應該說明壹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壹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壹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壹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壹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冬至
農歷十壹月二十二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壹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壹天比壹天長,陽氣回升,是壹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壹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壹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壹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壹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壹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臘八節
農歷臘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歷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壹天,舊俗要喝臘八粥。傳說釋迦牟尼在這壹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這壹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除夕
農歷十二月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交替];“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除”乃除舊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壹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除夕”在古時還有許多別稱,如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等。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
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
(是農歷的壹歲之首,俗稱“大年”。春節的來歷,在我國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民間最熱鬧、最隆重的壹個傳統節日。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後才將春節改在壹年歲末,並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壹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改農歷為公歷[陽歷]後,便將正月初壹定為春節。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壹的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年: (人人常把過春節說成“過年”,而“年”的最初含義與今天根本不同。據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壹種最兇惡的野獸叫“年”。它生長得比駱駝還大。跑起來比風還快,吼起來比雷還響。它壹出來,見人吃人,見畜傷畜,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天神為了懲罰“年”,把它鎖進深山,只許它壹年出山壹次。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年”有“三怕”——怕紅顏色、怕響聲、怕火光。於是,有壹年臘月三十晚,大夥在門口貼上紅紙,不斷地敲鑼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裏徹夜點上燈。“年”晚上來了壹看,家家燈光通明;壹聽,處處放炮聲,嚇得它不敢進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來,見還是戶戶門上紅,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頭又跑回去了。從此後,“年”壹直沒敢再來,據說餓死在深山老林裏了。後來,人們才把防“年”、“驅年”,變成安安穩穩地過年了。“年”沒有了,但是過年的習俗仍保持著。鮮紅的春聯,輝煌的燈火,清脆的爆竹,響亮的鑼鼓,年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