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稅收籌劃與內部審計目標的壹致性是內部審計將稅收籌劃納入其業務範圍的前提。
稅收作為企業的現金流出,減少了納稅後用於生產經營的資金,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收益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如何在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地減少或推遲稅式支出,實現稅後盈利,逐漸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和企業稅收籌劃的主要目的。稅收籌劃是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以實現稅後利潤或使所有者致富為目的,對經營、籌資、投資、收益分配和組織形式等活動進行策劃和安排,以獲得盡可能節約稅收成本的收益的行為。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稅收籌劃的主體是納稅人,屬於財務管理的範疇,涉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和環節。其目標是獲得節約稅收成本的收益,實現稅後利潤或所有者財富。內部審計作為對本單位及其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獨立監督和評價的行為,主要有兩個目的:壹是促進本單位加強經濟管理,規範經濟行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為部門和單位的經濟活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二是通過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企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證單位經濟目標的實現。具體到企業內部審計,其根本目標與稅收籌劃相同,也是促使企業實現稅後利潤。
第二,稅收籌劃的合法性要求內部審計運用專業判斷把握稅收籌劃與偷稅、避稅的界限,從而降低企業涉稅風險。
稅收籌劃、偷稅、避稅雖然可以使企業達到減少稅式支出的目的,但它們的法律後果不同,對企業的影響也不同。合法性是稅收籌劃最本質的特征,這使其明顯區別於偷稅、避稅。具體表現為:第壹,偷稅是對已經實際發生的應稅經濟行為的全部或部分否定,具有明顯的欺詐性,是法律明確禁止的行為;而稅收籌劃只是預先對壹項應稅經濟行為的實現形式和過程作出某種安排,其經濟行為符合減少納稅的法律規定。比如在投資地點的選擇上,可以選擇經濟技術開發區或者西部地區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二是在不違反稅法規定的前提下進行稅收籌劃和避稅。但稅收籌劃不僅不合法,而且符合國家稅收政策導向和稅收法理的內在要求,是政府鼓勵的行為;但是,避稅是納稅人利用現行稅法的漏洞,有意識地尋找稅法的漏洞和內在缺陷的行為,違背了稅收政策導向,是政府應該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制止的行為。從以上區別可以看出,稅收籌劃不僅要求納稅人熟悉稅法的規定,理解稅法的精神,而且要熟悉投資、財務、會計等相關法律法規,否則,壹旦籌劃不當造成偷稅或避稅,將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損失。內部審計可以利用專業優勢,通過掌握企業稅收籌劃信息,分析籌劃過程,審核相關業務處理,確保稅收籌劃活動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進行,獲得節稅效益。
第三,內部審計有其自身的優勢,這是將稅收籌劃納入其業務範圍的有利條件。
稅收籌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壹個分支,必須與企業的發展規劃和實際情況相壹致,以獲得節稅收益,安排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經營活動,從而創造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因此,稅收籌劃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壹是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掌握稅收籌劃的相關業務;二是熟悉企業的生產經營。從內部審計的角度來看,在稅務籌劃方面比企業內部其他部門和企業外部相關機構更有優勢。與企業中的其他部門相比,內部審計在履行內部審計職責的過程中,通過對財務收支、財務收支及相關經濟活動的審計,形成了壹套工作思路和方法。熟悉國家金融法律法規,對各項政策的制定背景、歷史變化和發展趨勢有清晰的了解,能夠針對稅收政策變化,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提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建議。
四、內部審計在企業稅收籌劃中的作用
從我國稅收籌劃的發展來看,目前,內部審計在企業稅收籌劃中可以發揮以下四種作用:
壹是提出稅收籌劃建議,鼓勵企業增強稅收籌劃意識。在我國,稅收籌劃是在1992+00年6月黨的十四大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後產生的,是隨著我國工商稅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而發展起來的。所以很多企業管理者的稅收籌劃意識不強,普遍認為只要該交的稅都交了,就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事實上,在現行稅收政策中,不同納稅人、不同地區、不同征稅對象之間存在稅收待遇差異,履行納稅義務的方式也不同,這就為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內部審計在研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國家稅收政策的基礎上,可以將稅收籌劃納入業務範圍,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國家優惠政策,提高資產回報率。比如對於壹個母公司,是設立子公司還是設立分公司,內部審計可以在衡量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建議。子公司是獨立法人,獨立核算盈虧;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應該和母公司合並計算納稅。壹般來說,公司在經營初期虧損的情況下,設立分公司更有利;相反,成立子公司更有利。
二是判斷稅收籌劃方案的合法性,防範涉稅風險。稅收籌劃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行。依法納稅是納稅人的義務,稅收籌劃是納稅人的權利。這種義務的負擔和權利的實現都是基於現有的法律法規,而履行義務是實現權利的基礎。《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關於懲治偷稅漏稅犯罪的補充規定》等稅收法規明確了企業納稅的法律責任。如果策劃方案不合理或不合法,被稅務機關處罰,不僅影響企業聲譽,還要承擔因追繳稅款或處罰造成的損失。因此,稅收籌劃存在很大的風險。內部審計可以將其納入風險管理審計的範圍。根據現行稅收政策,可以合理評價和有效判斷企業的稅收籌劃行為,嚴格區分稅收籌劃行為和偷稅漏稅行為。企業按規定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必須在相關部門辦理必要的手續,獲得批準後才能實現。內部審計通過對籌劃過程的審計,很容易發現類似問題,確保稅收籌劃行為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
三是對規劃方案進行總體計算,並評價其有效性。企業稅收籌劃應遵循綜合測算的原則,著眼於企業整體稅負的減輕,不能只著眼於單個稅種的負擔,也不能孤立地籌劃壹個稅種。因為各種稅是相互關聯的,壹個稅少交,另壹個稅可能多交。比如,企業按照稅法規定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教育費附加等流轉稅,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可能通過壹些安排成功逃避這些流轉稅,但同時也意味著要繳納更多的企業所得稅。因此,內部審計必須綜合衡量規劃方案產生的現金流量,比較規劃前後的總體稅負和凈現金流量,選擇能夠實現稅後盈利目標的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