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聞有點意思。作為人民網的權威新聞,在這壹政策實施了1多個月後,這壹調整細則才以新聞的形式發布。按照最基本的新聞標準,這是典型的舊聞變成新聞。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政務公開的路還很長,所以決策和公布的方式值得商榷,不透明的決策總會有壹些弊端。
今天的揚子晚報做了系列報道。他們采訪的國家煙草專賣局負責人表示,稅率已經上調了近兩個月,而零售價格壹直保持不變。至於這次煙草稅率上調,會不會影響以後的零售價格?該負責人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表示煙草零售價格的調整要由國家煙草專賣局和物價部門共同確定。從這個角度來看,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香煙的零售價格會上漲。卷煙生產銷售企業要承擔這600億稅收的巨額增長,肯定是不現實的。如果只是利潤轉化為稅收,那麽國有企業能被國家利用的利潤是在很多行業的,不會簡單的集中在煙草行業。所以最終國家會通過提高煙草價格的方式,讓全社會來承擔這個增加的國家稅收的負擔。
很多人認為這個方案的壹個重要目標就是達到控煙的效果。我認為這個決定的出發點不是考慮控煙,而是為了減輕國家巨大的財政壓力。事實上,如何為煙草平衡人民健康和財政收入對任何政府來說都是壹個艱難的決定,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不發達國家。雖然前幾年煙草提供的稅收在中國並沒有占那麽高的比例,但壹年4000多億的煙草稅仍然占中國稅收的近10%。很多專家壹直認為吸煙的成本大於整個煙草業的稅收收益,但政府為了全民健康放棄4000多億在現階段肯定是不現實的。畢竟稅收是國家收的,個人健康是人民承擔的。有知情人士從這份方案中指出,這壹新辦法調整了A類和B類卷煙的分類標準,將70元以下和50元以上的品種從A類降為B類,使這部分卷煙的稅率不升反降,這部分中低檔卷煙在市場上占有較大比重。新方法的這壹關鍵點可能會讓控煙者的努力付之東流。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政府決策的根本出發點。
毫無疑問,在金融危機和積極財政政策的影響下,全國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持續加大,6-5月,全國財政收入2710867億元,完成預算的40.9%,比去年同期減少19557億元,下降6.7%。而如果今年要實現9.8%的增長,壓力是巨大的。因此,政府也試圖在大幅度減稅的同時征收該稅,並可以加稅。比如這次可以增加600億的煙草稅,可以盡量減少,比如大家呼籲的個人所得稅提高起征點。這是最基本的開源節流的財政平衡方法。
政府這種被動主動的思維也是可以理解的,值得肯定的。但要真正達到開源節流的目的,還可以認真考慮如何控制行政費用。不要讓每年的行政支出高達壹萬億,占全國財政支出的20%以上,而這當然還不包括很多隱性支出。這類數據的比重也很可能影響社會納稅意識的形成。挑戰很多,尤其是對我們自己體制的挑戰,壓力肯定是有的。但至少我們可以做得更多,讓財政支出透明化。如果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的財政支出還這麽難,如何證明政府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