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增收。壹是合理劃分縣(區)與鄉鎮間的稅收分配。建議調整財稅體制,增加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的鄉鎮分成比例,以保障鄉鎮民生等剛性支出有足夠的財力支撐。二是以發展增強鄉鎮財力。壹方面,推進全民創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發展經濟來擴大財政收入來源;另壹方面,加大技改投入,促進產品轉型升級,增強鎮級經濟發展後勁,提升化解債務風險的能力。三是註意挖掘閑置、老舊資產包括基礎設施的變現潛力。同時要清理結算賬面往來款項,加強債權清收,增加償債資金來源。
厲行節約。壹是轉變投資方向。由於部分鄉鎮對政府職能轉變的認識不足,加之不合理的行政管理體制和不合理的鄉鎮績效考評制度,鄉鎮財力有時投了不該投的地方,所以要調整方向,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二是以控制進人、控制用車費用、控制會議支出為重點,嚴控各項壹般性支出,努力壓縮三公經費,保證政府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於必須由政府來做的公用事業。三是規範鄉鎮事權,減輕鄉鎮壓力。比如凡要求鎮政府實施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不強行要求鎮級政府配套;再如從鄉鎮義務教育階段的受益範圍來看,義務教育不應成為鎮級政府事權。四是創新投資模式。主要是創新公益性項目投資運營模式,推廣采用鄉鎮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鄉鎮基礎設施等有壹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的投資和運營。
嚴控債務。壹是鄉鎮政府預算應當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要避免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產生。要實行規模控制,壹般債務和專項債務都要納入限額管理。二是科學編制政府債務收支計劃和建立償還機制。鄉鎮政府在編制年度財政收支預算的同時,要編制統壹的鄉鎮政府性債務收支計劃,明確政府性負債建設項目、投資規模和償還本息等計劃。三是建立政府債務的上限控制標準,控制債務規模。對超標準的債務及時發出預警信號,做到既保證政府正常運轉和民生支出需求,又有效防範財政風險。四是規範舉債程序。鄉鎮政府舉債需要完善審批制度,對舉債的必要性要進行充分論證,使舉債符合政府履行公***服務職能的要求,符合解決公益事業和民生問題的主體任務要求。同時要完善擔保機制。除法律規定外,鄉鎮不得以政府或個人名義為企業等提供債務擔保,避免間接形成政府債務。
強化管理。壹是要強化財務管理。將鄉鎮財政總預算會計、政府會計、單位會計賬上反映的需要償還的債務統計匯總,實時監測債務收支情況,並做到賬實相符、賬表相符。二是強化審計問責機制。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切實改變因缺乏問責機制所導致的鄉鎮政府領導無視舉債規模、風險的現狀。在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中,要提高鄉鎮政府舉債行為的評價力度,將鄉鎮債務的相關指標、風險狀況、化解舊債情況等納入鄉鎮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指標體系。三是建立“借用還”與“權責利”相統壹的債務管理體制,使責任、權利、義務相互統壹。四是強化債務資金使用管理。提高債務資金使用效益,對涉及工程建設的資金加強審計監督,深入做好全過程跟蹤審計,切實加強工程拆遷審計和竣工決算審計,嚴肅查處項目建設中高估冒算、挪用侵占資金、擠占建設成本和損失浪費等行為,努力提高投資效益。
建設平臺。平臺建設是多方面的,這裏主要就融資平臺而言。由於現行財政體制和金融政策對財政赤字和鄉鎮債務行為的政策約束,搭建融資平臺公司是鄉鎮政府擴大支出規模的理想出路。各鄉鎮可根據鄉鎮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完成各項法定增長等支出任務,通過組建投融資平臺公司等渠道增加可支配資金來源。
(作者單位:中***泰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