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如何踐行“人民稅務為人民”宗旨

如何踐行“人民稅務為人民”宗旨

下面,就如何做好“人民稅務為人民”的服務宗旨進行探討。 首先,要解決好兩個問題: 壹是“為民”與“執法”相統壹的問題。我們必須從三個方面認真把握。壹是黨的宗旨與為民執法的統壹。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壹切工作和奮鬥的目標,也是黨執政的目的。稅務機關是黨和國家的稅收執法機關。稅收執法必須體現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必須把為納稅人服務作為稅收執法工作的基本準則。二是社會主義稅收的性質與為民執法的統壹。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稅法是人民代表通過法定程序制訂的,集中體現了人民的意誌和願望。稅務機關在稅收執法過程中,必須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全面貫徹執行稅收法律,捍衛稅法權威,維護和保障人民的權益。三是社會主義稅收的本質與為民執法的統壹。社會主義稅收的本質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社會主義稅收的本質要求稅收執法必須體現和服務於廣大納稅人的根本利益。 要解決好“為民”與“執法”相統壹,必須在增強三種意識上下功夫。 壹是要不斷增強稅收執法的服務意識。工作中,有些同誌自覺不自覺地忽視了納稅人平等主體地位,把納稅人作為管理整治的對象,存在特權思想和執法優越感;有些同誌執法隨意性大,有的甚至把個人權力淩駕於法律之上;有些同誌在執法過程中習慣於“狠”字當頭,“罰”字墊後。這些執法誤區歸根結底反映出執法者法治觀念、服務觀念淡薄,對執法為民的內涵理解不深。因此,我們必須從解決 “為誰執法,為誰收稅”這個基本問題入手,切實加強對幹部權力觀、利益觀和服務觀的教育,引導幹部自覺地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到稅收執法中去。二是要不斷增強稅收執法的群眾意識。稅務機關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把為人民服務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各個環節。三是要不斷增強稅收執法的法制意識。稅收的壹切權利來自於人民,稅權的行使要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衡量稅收工作是否執法為民,關鍵就看是否全面、準確地貫徹落實國家稅收政策法規,是否依法辦事,按章收稅。 二是“執法”與“服務”的有機融合問題。稅務部門要實踐人民稅務為人民的宗旨,必須不斷增強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堅持依法治稅與以德治稅的有機統壹,從而實現執法與服務的最佳融合。也就是說,要通過實踐人民稅務為人民的要求,切實把為納稅人服務作為稅收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和根本職責所在,把服務的理念融入稅收工作之中,實現稅收與經濟、稅收與社會、征稅與納稅的良性互動。 其次,要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 要鍛造高素質隊伍。建設壹支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的稅務幹部隊伍是稅務機關實踐三個代表,堅持人民稅務為人民的根本。毛主席說過,壹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同樣,壹支沒有文化的稅務幹部隊伍也是很難完成稅收任務的。稅務機關體現人民稅務為人民的要求,必須堅持“治稅必治隊,治隊必從嚴”的方針,建設壹支高素質執法隊伍。壹是要建設學習型組織。經濟發展是第壹“稅源”,幹部的素質是第二“稅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稅務機關也要按照這壹要求,在建設學習型組織上下功夫,不斷完善學習機制,全面推進幹部逢進必考、逢晉必考、逢調必考、逢年必考的考試制度,形成優勝劣汰工作機制,創造鼓勵學習、崇尚學習的氛圍,要繼續抓好崗前培訓、在崗培訓、以賽促訓和學習教育。二是建設廉潔型團隊。腐敗和行業不正之風,從根本上違背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人民群眾所深惡痛絕的。我們的地稅幹部隊伍總體上是好的,但也不時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持續地抓好反腐糾風工作,通過完善和落實廉政責任制、廉政檔案、聘請社會特邀監督員、民主評議行風,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等措施,把地稅幹部隊伍建設成為能夠經受住權力和金錢考驗的、忠實地代表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隊伍。三是要建設文明型隊伍。開展文明創建工作,是始終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內在要求,也是地稅部門優化服務、文明辦稅、振奮幹部精神、展示稅務文化的需要。要以繼續開展爭創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文明示範崗等活動為載體,大力推動地稅文化建設,全面提升文明創建的層次和檔次,向社會展示地稅機關人民稅務為人民的良好風貌。 要履行好部門職責。地稅部門履行著“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宗旨,組織收入是地稅部門的“天職”所在,要履行好職責,要做到: 壹是要樹立稅收為經濟服務的理念。結合地稅收入新的內涵和職能,認識地方稅收增長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準確把握地稅收入增長的壹般規律,始終堅持從經濟到稅收的指導思想。對布爾津地稅而言,工作著力點就是要服務布爾津經濟建設,要迅速把旅遊、服務等項目的投資優勢轉化為稅收優勢,從而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壯大稅收收入規模,實現布爾津地稅的跨越式發展;要充分發揮地稅部門職能作用,為全縣招商引資創造寬松的稅收環境,大力扶持旅遊企業、重點項目開發企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稅收的“晴雨表”作用,及時分析預測全縣經濟發展走勢,積極為縣委政府獻計獻策,當好參謀助手,努力提高稅收服務的層次和水平。 二是要樹立稅收效率理念。提高稅收分析水平,加快稅收信息化進程,建立簡便易行、操作性強的納稅評估和稅收質量評價體系,提高稅收平均貢獻率,在節省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實現稅收收入的穩步增長。 三是要樹立稅收質量理念。增強稅收責任意識,要把提高稅收質量與工作績效考核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實現稅收收入的足額入庫,做到應收盡收,確保順利完成各項任務。 要落實好公正執法。地稅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有諸多權力,要落實公正執法,就要做好“五個強化”。 壹是要強化征管體系建設。要全面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和稅源管理制度,做到精細化管理,努力構建體制科學、機制優化、手段先進、服務規範的現代稅收征管體系。 二是要完善社會協稅護稅網絡。要認真落實部門配合、強化稅源控管的各項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會協稅護稅工作的長效機制。積極加強與工商、國稅、房管、城建等部門的信息交換,重點抓好涉稅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反饋、利用,通過對涉稅信息的分析運用,促進稅源監控水平和征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是要強化執法責任。認真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層層簽訂稅收執法責任書,分解細化稅收執法權,落實執法責任,明確執法標準,嚴格執法程序,強化監督制約,嚴格落實《稅務檢查處理(處罰)操作規程》,完善稅收執法責任制度,以制度規範日常執法行為,促進執法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是要強化稅務稽查職能。進壹步發揮稅務稽查的職能作用,理順納稅秩序,開展以房地產、建築安裝等行業為重點的專項稽查,開展個人所得稅重點稽查,大力整頓和規範稅收秩序,改善稅收環境,加大檢查深度和廣度,提高檢查工作質量和效率。 五是要強化稅政管理。落實減免稅集體審批制度,嚴格執行減免稅調查程序,分級建立減免稅臺帳,加強各類減免稅審批程序的監控與跟蹤管理,使減免稅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抓好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管理;樹立“抓大不放小”的理念,抓好印花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資源稅等小稅種的管理。加強稅政、征管部門之間的協作,探討和收集征收管理、稅收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尋求對策加以解決,切實提高征管質量和政策執行效率。 要提高服務水平。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把各級政府建成服務型政府,地稅部門是政府的壹個職能部門,建成服務型地稅機關是政府的工作需求。因此當前在服務型地稅機關建設上,地稅部門和全體地稅幹部要樹立四種觀念: 壹是樹立聚財為國、執法為民服務的觀念,著力解決納稅人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熱情為納稅人做好稅收服務工作。 二是樹立公正執法就是對納稅人最根本的服務觀念,秉公執法,文明執法,在執法中優化服務,在服務中加強管理。 三是樹立認真負責、熱情耐心是稅收優質服務基本要求的觀念,廣泛開展送稅法、送政策服務活動,將稅收政策及時、準確、全面地向納稅人進行宣傳。 四是樹立質量和效率是稅收優質服務標準的觀念,優化辦稅流程,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精簡各類報表資料,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快捷、準確高效的服務。加強稅收宣傳和輔導,采取座談會、講座、輔導班等形式,幫助納稅人掌握稅法知識,熟悉辦稅程序。進壹步落實包括限時服務、首問責任制在內的服務規範,做到“三個完善”:壹是完善納稅服務質量考核體系,實現納稅服務的標準化和制度化。二是完善辦稅服務廳職能,方便納稅人辦稅。三是完善網上申報系統,加快稅銀壹體化進程,通過上門申報與委托代征、網絡申報相結合的多元化納稅申報方式,方便納稅人繳稅。探索建立網上辦稅系統的途徑,打造優質高效的網絡辦稅服務平臺。 最後,還要認真傾聽社會各界的聲音,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 上一篇:《稅法二》每日壹練-2021年稅務師考試(6-4)
  • 下一篇:山東輔助稅務籌劃平臺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