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公民的納稅意識是世界各國都比較重視的事情。就我國的情況而言,由於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納稅都由企業代勞的,而與普通老百姓的關系不大。沒有納稅的機會,自然也就很難養成納稅意識。換句話說,普通公民距離親自去稅務部門納稅的幾率很小。有鑒於此,如何盡快普及全體公民的納稅意識,將以往被普遍“遺漏”的“納稅意識課程”給公民及時補上,則顯得相當緊迫。 培養納稅意識,當把握好最佳的宣傳時機、瞄準最佳的群體。壹句話,選準最佳的突破口。暑假期間,是在校大學生勤工儉學的黃金時間段。這其間,不乏壹些大學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取得不菲的打工收入。如果他們的這筆收入所得達到國家稅法規定的納稅標準,理應依法向稅務部門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 大學生是潛在的就業對象,不僅其從數量上講占有絕對優勢,而且是今後若幹年內高收入群體的最大“後備軍”,牢牢在這些人中間樹立起納稅意識,對嚴格執行我國個人所得稅方面的法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可以說,能不能培養好這樣有發展潛力群體的納稅意識,是關系到個人所得稅法規能否得以很好貫徹的關鍵所在。北京市地稅機關瞅準這個時機,及時發動宣傳攻勢,無疑是找準了最佳的突破口。 培養納稅意識,應當讓納稅人意識到納稅不僅光榮,更是守法的體現。以往,稅務部門總愛講納稅光榮。問題是,光榮是個很籠統和模糊的概念。對於那些不想以納稅“換取”光榮的人來說,這樣的宣傳也就無能為力。只有將納稅上升到守法還是違法的層面,才能促使納稅對象納稅的責任感和義務感,而不是榮譽感,因為納稅意識和壹般的社會公德意識不同,它具有強制性,沒有這種意識就很可能觸犯法律,不由得不自覺養成。就大學生而言,他們對自己所取得的“第壹桶金”究竟該如何分配,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心裏並沒有個明確的計劃。在這種情況下,更不要說讓他們自覺想到去稅務局繳納個人所得稅了。 培養納稅意識,應當讓我們年輕的公民養成良好的納稅習慣,進而影響、帶動周圍的其他人,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壹股濃厚的執行稅法的氛圍。數年前,筆者和德國人工作時,他們介紹說平時抽的駱駝牌香煙是需要自己繳稅的,當時我覺得不可思議,問他幹嗎要自己花錢繳稅呢,沒想到他只是簡單地說了句習慣了。的確,如果納稅成為了壹種習慣,那樣以來,不納稅反而是反常的,才有望最終形成全社會成員的納稅意識。
上一篇:日照市書法家協會文心雕龍杯書法展入選名單何時出評選結果下一篇:廈門羽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