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助力東海縣城市競爭力全面提升。現就進壹步規範我縣行業協會商會建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壹、夯實思想政治基礎
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管理,規範行業協會商會行為,提升行業協會商會服務能力,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有助於行業協會商會發揮在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積極應對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的沖擊,助力經濟平穩運行。縣民政局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高度,增強政治自覺,強化使命擔當,積極會同或配合有關部門全面加強行業協會商會各類收費行為規範,堅持監管扶持並重、外部治理與內部自身建設相結合,多方面多角度做好行業協會商會建設工作,為進壹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不斷貢獻力量。
二、規範涉企收費行為
(壹)加強會費管理。行業協會商會收取的會費,應當主要用於為會員提供服務及開展業務活動等支出;應同時明確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並向會員公開,嚴禁只收費不服務;要合理設置會費檔次,壹般不超過4檔,對同壹會費檔次不得再細分不同收費標準;會費應設立專賬管理,向會員公布年度收支情況並自覺接受監督;制定、修改會費標準,須按程序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要綜合考慮經濟形勢、市場環境、企業經營狀況和承受能力等因素,調整規範以產銷量、企業規模等為基數收取會費的方式,合理設置會費上限;不得重復收取會費,行業協會商會及其分支(代表)機構不得向同壹家會員企業分別收取會費;對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鼓勵有條件的行業協會商會減收、免收會員企業2021年會費和服務性收費,與會員企業同舟***濟、***克時艱。
(二)規範服務收費。行業協會商會應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自願有償服務的原則,在宗旨和業務範圍內開展經營服務性活動,規範相關收費行為。對政府定價管理的,嚴格執行價格主管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按照公平、合法、誠實守信的原則,公允確定並公開收費標準,提供質價相符的服務。行業協會商會不得強制服務並收費。要全面梳理服務項目收費情況並向社會公開。行業協會商會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等規定代行政府職能並收取的費用,應當納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收費項目和標準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後確定,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
(三)依法開展表彰。社會組織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應嚴格按照《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關於印發〈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國評組發〔2012〕2號)要求履行報批手續。沒有法律、法規依據,行業協會商會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市場主體參加評比、達標、表彰、培訓、考核、考試以及類似活動。
(四)堅持信息公開。行業協會商會應當以便於公眾獲取或了解為原則,選擇報刊、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等媒介公開章程或章程摘要、服務項目、活動開展情況等信息,擴大信息公開渠道。要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及時應對輿情。
三、加強協會自身建設
(壹)註重黨建引領。已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行業協會商會,應及時建立黨組織,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工作,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行業協會商會,可向業務指導(行業管理)單位黨組織或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申請選派黨建指導員,負責協會的思想政治工作,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做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發展工作及黨組織的建立工作。要完善黨領導社會組織制度,充分發揮黨建政治引領的作用,深化社會組織“黨史學習”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引導社會組織“聽黨話、跟黨走”。要把握好“黨管意識形態”的主體責任,明確“管行業、管黨建”,“管黨建、管意識形態”,壓實業務指導單位、行業主管部門管社會組織管意識形態的責任。推進登記管理與黨建工作“三同步”,從源頭抓黨組織組建,增強黨對社會組織的影響力,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二)嚴格遵守章程。章程是行業協會商會開展各項業務活動的行為準則、制定內部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據。各行業協會商會要將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內容寫入本組織章程,要求行業協會商會成員增強認知認同和自覺踐行的意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嚴格按照章程開展活動。
(三)健全法人治理。完善會員大會、理事會等制度,落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要設立監事會,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要支持監事會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財務和會計資料,列席理事會會議,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要規範民主議事、民主決策的範圍、程序和方法,行業協會商會人、財、物等重大事項的決策,要按照章程規定程序進行。
四、聚力服務能力提升
(壹)發揮協調作用。行業協會商會應主動擔當起黨和政府的參謀助手,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立足反映行業訴求,及時將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傳遞給政府有關部門,架好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行業協會商會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章程,搭建行業發展的平臺,把分散的資源和企業整合起來,加強行業自律、規範行業行為,為市場主體提供信息咨詢、宣傳培訓、市場拓展、權益保護、糾紛處理等方面的服務。
(二)拓展服務功能。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聯動機制,建立金融機構與會員企業對接機制,幫助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合作,組織會員單位開展校企對接,促進“產學研”結合。組織會員單位參加各類展銷會、博覽會,拓寬會員企業產品銷售市場和渠道。組織有關專家開展行業政策研究,組織專業人員傳授企業經營、運作、上市等知識,提供政策咨詢、創業指導、投資融資、經營管理等各項服務。指導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序復工復產,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用工、資金、物流運輸、原材料供應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三)引導行業發展。行業協會商會要引導會員企業遵紀守法、誠信經營,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要引導企業家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敢闖敢幹精神,努力回報社會。充分發揮行業自律功能,指導會員企業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範生產經營行為,積極配合政府主管部門維護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堅決抵制和杜絕造假售假、以次充好、哄擡物價、囤積居奇等不法行為,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四)實行民主辦會。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市場主體有權自主決定加入或者退出行業協會商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幹預。
五、構建長效工作機制
(壹)強化專項清理。要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細化要求、落實責任,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監督管理,結合年度工作報告、“雙隨機、壹公開”檢查、評估等日常工作,規範行業協會商會行為。每年部署開展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情況自查自糾和抽查檢查,堅決清理取消行業協會商會違法違規收費。
(二)落實源頭治理。各行業協會商會要加強內部制度建設,自覺規範收費行為,主動降低過高收費,進壹步規範會費收取標準和程序,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行業協會商會經營服務性收費標準調整和規範、推動降低部分重點領域行業協會商會偏高收費等工作,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三)暢通舉報機制。各單位應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對行業協會商會違規收費及違規開展評比達標表彰等活動進行監管。在年檢、評估、抽查檢查等工作中加大對行業協會商會收費監督檢查力度,會同和配合有關部門對行業協會商會違法違規收費行為發現壹起、查處壹起,始終保持對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的高壓態勢。
法律依據:
《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
第十四條 行業協會、商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自我約束,督促、引導成員積極防範非法集資,不組織、不協助、不參與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