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金礦還是垃圾場(垃圾的魅力)
有人說,期貨市場的風險遠遠小於股市。很多投資者肯定不同意,但是聽完這個觀點,也許妳會有新的看法。這個理論認為:“如果不考慮交易成本,期貨市場就是壹個零和市場,妳每虧1美分,其他投資者都賺了。同樣,妳虧損1美分所帶來的風險,足以讓妳產生1美分的預期收益,也就是說,期貨市場的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但是,股市不是零和市場。不斷有IPO,增發配股,印花稅。但是上市公司分紅少得可憐,想從股市抽血的人太多了。所以股市投資者的總投資收益最終必然是負的。也就是說,當妳承擔了股市虧損1美分的風險時,妳所能看到的預期收益小於1美分。”這也是股市運行10多年後,廣大中小投資者傷痕累累的重要原因。
那麽,股市中有接近0和遊戲的板塊嗎?是的,這是垃圾股。因為垃圾股已經失去了再融資的資格,投資者不用擔心外界在這裏抽血,這可能就是垃圾的魅力所在。據統計可以發現,垃圾股行情遠比藍籌股行情來得猛烈,漲幅也遠高於藍籌股行情。
這只是說說垃圾股的炒作價值,垃圾股在中國還是有很重要的殼資源價值的。由於國內IPO資源相對短缺,熊市申請上市的公司少,但市場容量也小,牛市市場容量大,但申請發行股票的公司多。所以,如果妳想通過IPO上市,首先要找證券公司輔導,完成不少於半年的輔導期,申報材料,美化業績,這就要花費妳更多的錢,包括證券公司的輔導費,準備材料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稅務局更多的稅。然後就會進入攻關階段。據相關報道,拿到發審委委員名單需要20萬元。名單上的每個人可能都需要解決關鍵問題,尋找贊助商並支付承銷費。他們能不能排隊還不好說,壹年肯定不行。這就是IPO的流程。
還有別的辦法嗎?即借殼上市,不僅快且快,而且對上市公司質量沒有要求。比如最近三年盈利達不到的廣發證券、海通證券,通過借殼上市成功上市,這些收益都可以體現在殼資源的價格上,這是支撐垃圾股股價的理論基礎。
三板市場股價更低。
相對於ST類股,三板市場的股價更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主板退市的公司股價壹般在1元到2元之間,而從原網和STAQ系統退市的股價相對較高,我們就單獨討論。
總的來說,來自原網和STAQ系統的股票資產質量相對較好,股價也較高。投資這類股票的投資者,主要是希望在未來符合上市條件後,到主板上市,從而獲利。即使不能上市,也不用擔心公司破產。這類股票主要有大自然、長白、粵傳媒。
目前從主板退市的1元上市公司普遍資不抵債,至少連續三年虧損。沒有外部支持,他們很難甩掉包袱,重返主板。所以投資這類股票的目的是等待其他優秀公司通過重組三板股票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這種三板股票的價值只是殼資源。
但目前主板很多*ST股最終都會進入三板世界。但目前在主板上很難找到4元以下的股票。在三板世界裏,很多質地相似、殼資源價值低劣的股票,也只值1元多。投資三板市場可能比投資*ST公司更劃算。
區分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
但是*ST股票比三板股票貴是有壹定原因的。即使*ST股票已經退市,也只是暫停上市。如果2007年半年報能盈利,就能恢復上市。很多長期進駐三板的股票早已終止掛牌,也就是失去了半年回來的輕松路。如果重新上市,可能需要更復雜的手續。
如果選擇*ST公司已經說了很多了,那麽如何選擇三板的股票呢?主板退市的三板股票也分兩種。壹個剛退休。這種股票往往暫停上市,很快就有機會回歸主板。這種股票價格比較高,另壹種是終止上市。這樣的公司需要盈利記錄才能重新上市,股價相對較低。
但是價格低的好處是可以用更小的風險獲得更多的利潤。比如狄龍股份成功完成重組,其在三板市場的股價也從0.52元漲到了目前的4.02元。預計回歸主板後,股價仍將大幅上漲。這是投資三板的壹個例子。
有人可能會說,我怎麽知道哪些公司會重組成功?其實是有道理的。美國出現了債券熱,很多質量不好的公司也大規模發債,但是利率極高。投資這種債券有風險,但收益也很大。因此,許多投資者選擇購買多種債券,有些債券最終可能無法償還,但其他債券賺取的利息足以彌補單個債券的損失。這種債券被稱為垃圾債券。
買三板股票也是如此。不可能每個公司都重組成功,但也不會每個公司都重組成功。如果把沒有重組成功的股票單獨買下來長期持有,只要1家公司重組成功,或許就能收回全部投資。這有點像風險投資,或者妳可以把這些股票理解為股市初期的股票認購證,三板公司的股價可能比認購證還便宜。
作者:222.42.116。2007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