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固定資產(除房屋、建築物以外),準予全額計入當期的成本費用,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壹次性稅前扣除,不再分年度計提折舊稅前扣除。那麽享受壹次性加速折舊優惠的企業,賬務上應如何處理呢? 壹次性加速折舊是稅法上的優惠政策,並不是會計準則的規定。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6號)文的規定,固定資產壹次性稅前扣除的優惠政策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在此期間內企業購入的器具、設備等(不包括房屋、建築物)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均可以享受壹次性稅前扣除的優惠。但是這是稅法上的優惠政策,稅務處理壹次性扣除,並不要求會計做賬也壹次性計提折舊。 企業享受稅法上的壹次性加速折舊優惠政策,賬務上依然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根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能夠反映消耗固定資產帶來經營利益流入的合理方法(直線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額法、工作量法)計提折舊。 享受壹次性稅前扣除的優惠,賬務上無需額外處理,因為,在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情況下,抵減稅款總額並沒有變,比如某設備300萬(不考慮殘值),分5年計提折舊計入成本費用還是壹次性加速折舊計入成本費用,總***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為300萬,可以抵的企業所得稅稅款為300×25%=12萬。享受壹次性扣除的優惠,相當於折舊對應的成本費用前置,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總額沒變,可以遞減的稅款總額沒變,但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分期抵扣,各期折現的現值變小了,其實優惠的就是這部分稅款利息。 具體會計處理: 購入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 按照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於購入固定資產的次月開始計提折舊費用: 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 所以,享受壹次性稅前扣除,不屬於稅額的直接減免,賬務上無需額外確認利得,稅務處理上,壹次性稅前扣除的優惠,季(月)度申報預交企業所得稅即可享受,註意年度匯算清繳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需要做納稅調減處理。具體調減額為當期購入固定資產原值減去會計上當期已計提的折舊額之後的余額。
上一篇:稅務師證書有效期多長?報考要求是什麽?下一篇:司法局找人談話要多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