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查到的李勇信息、
南投縣竹山鎮的保安宮李勇廟又稱為隨駕王爺廟,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占地面積約壹百坪,廟宇兩側建有城堡式亭樓,前方廟埕廣場有壹水池,距離廟宇北方五十公尺處設置有壹座身穿盔甲全副武裝的李勇塑像,近來增建多座建築,包括新廟、廟庭及圖書館等,目前整體範圍達六百坪。相傳嘉慶君當年至竹山壹帶遇到劫匪,隨駕的李勇為保護嘉慶君遂與劫匪纏鬥,嘉慶君因而獲救,但李勇卻因此傷重不治,而後清廷冊封李勇為王爺,安葬於坪頂埔並建廟供人民奉祀。
開車路線 南下路線:國道1號(中山高)→中清交流道→中彰快速道路→臺14→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臺3→竹山→李勇廟 北上路線: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臺3→竹山→李勇廟 大眾運輸 客運:水裏→竹山→延平站→李勇廟 路程導引:經臺3線往竹山方向未進入市區前有指標往右前進約5分車程可達,皆有指標指示
順遊景點—李勇廟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延正裏公正巷30號
又名保安宮的李勇廟,供奉的是相傳曾保護清朝嘉慶微服出巡臺灣的隨駕護衛李勇。傳說,嘉慶君在竹山曾遇盜匪搶劫,李勇奮勇護駕與盜匪奮戰,最後雖然護衛君主毫發無傷,自己卻身中萬箭身亡,且直到氣絕都保持著屹立不倒的姿態;此後,李勇被冊封為王爺,並建廟祭祀。 特色產業—竹器工藝。
竹山以盛產竹子聞名,尤其以孟宗竹為最多,除了美味的竹筍料理,竹器工藝品也是當地的主要產業。在竹工藝的全盛時期,整個鎮上幾乎有60%的居民都以此維生,當時的產量甚至多到可以外銷日本、東南亞各地;但在塑膠制品便宜、普及後,又加上中國大陸廉價人工的競爭,景況已大不如前。近年來,逐漸轉型成為更精致的手工藝術品,造型簡樸不失精巧,為竹山的特色工藝。
李勇廟
緣起
勿論竹之故鄉居曷鄉,竹山乃是吾故鄉,生於斯,長於斯,念茲在茲,壹溪壹澗,壹草壹木,皆有所憐疼也。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君若他鄉客,且讓頹筆隨短紙,娓娓道訴鄉土情,可為撫今追昔,雅俗***賞,不亦快哉!
地緣
竹山,人口六萬有餘之小鄉鎮,地處南投縣之西南隅,毗連雲林縣之林內鄉,汨汨南下者,濁水溪;滾滾西行者,清水溪也。前者育成濁水米,後者化作家中泉,清濁看似無緣卻有緣,兩溪匯流彰化二水鄉,竹山恰居兩溪間。自古以降,文化叠出水源地,然竹山雖見其「水利」,唯尚不及物華天寶,但見崇山峻嶺、茂林脩篁、清水洌湍、魚蹦蝦跳,美不勝收!
沙連堡及林圮埔
清順治十八年〈公元壹六六壹年〉,明末鄭氏成功率軍攻臺,降服荷蘭人,收復臺澎,旋積極開拓蠻荒,爰派林圮將軍屯墾「沙連堡」,沙連堡者,竹山之前身也。清康熙七年〈公元壹六六八年〉,林氏為番所弒,改沙連堡為「林圮埔」緬之。
談及「沙連堡」,不忘追溯南投縣發展史。明永歷年間,已見「水沙連」地名,其涵蓋範圍,東起竹山,南至信義,西挺魚池,北阻仁愛,皆稱「水沙連」,縱橫南投縣境近三分之二面積。而隨開山辟土,範圍叠有異動,道光年間,以竹山、鹿谷、名間、集集為範圍,稱「沙連堡」。光緒後,復有沙連下堡、五城堡、集集堡等名,而最後之「沙連堡」,乃直指竹山而言。
前山第壹城
清光緒十壹年〈公元壹八八五年〉,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增設雲林縣,親勘竹圍仔為縣治中心,稱「雲林坪」。嗣由鬥六門顯承陳世烈於光緒十三年〈公元壹八八七年〉,以土、竹構建壹城,名「雲林城」,周長壹千三百餘丈,外植刺竹三重,時值初春,雨後春筍,壹繁茂盛,大功告成,親題「前山第壹城」。城外另築「旌義亭」,以示民心向義。光緒十九年〈公元壹八九三年〉,雲林縣遷徙鬥六門,雲林城遂令荒蕪,而今遺址亦無復存留。但日據時代,日本人曾在此地建構「竹山神社」,今為「竹山公園」所在地,現僅存石獅及路旁石燈亭供人憑吊。由此下望中和裏及清水溪,盡在腳底。古往今來,歲月悠悠,蒼海桑田,竹山建城迄今已達壹百壹三年,仍臺灣史上開發最早者之壹,就歷史眼光而言,竹山乃非邊陲地帶,至今亦然。竹山早期曾隸雲林縣,故君可知曉,南投縣設有「雲林國小」〈竹山鎮內〉,然雲林縣概無「南投國小」,此歷史因緣所致。民國九年,再易林圮埔為「竹山」;而鎮街仍保有「林圮街」以惦之而永存不泯。
八通關古道
清光緒元年〈公元壹八七五年〉,清廷為防戍臺灣內陸,並為鼓勵百姓開荒拓蕪,由同治君派遣船政大臣沈葆禎擬訂「開山撫番計畫」,分北、中、南三路推動之。而林圮埔扼南北要沖,兵家必爭,故中路由吳光亮率軍擇自林圮埔九十九坎〈今竹山竹圍仔與和溪厝之間之山坡上,竹山公園就在附近,公所已重鋪石階〉起拓,南摜鹿谷鳳凰山、信義東埔,東掄玉山八通關,橫跨秀姑巒山,以迄花蓮之璞石閣〈今之玉裏〉,全長凡二百六十五裏〈折合約壹五二公裏〉,此即著名之「八通關古道」,林圮埔其內稱「後山」,故竹山有「前山第壹城」之雅稱。彼時,按竹山由地理環境觀之,堪為南北交通之咽喉,復為東進花蓮之前哨站。今者,仍為旅遊主要據點之壹,恒為前往草嶺、溪頭、杉林溪、太極峽谷、東埔、日月潭及新中橫等名勝常經之途。
八通關古道社寮線
八通關古道起頭分竹山及社寮兩線〈兩線於鹿谷大坪頂合而為壹〉,於今之竹山市區已不復存在,而經本鎮有心人士發現社寮線遺跡。由社寮巷進入右轉直行,步入產業道路,過壹水泥橋左轉,直行莫約十分鐘,由茶園旁轉入「蜈蚣侖」,於駁坎上方,發現壹羊腸小道,經證實系八通關古道遺跡,公所遂在此設「八通關古道」指標。路旁有壹可能系清將福康安所鑿之「甘泉井」,泉甘清洌,大旱不涸。吳光亮開辟此道時,亦在此飲用此泉水。續東行,可見高約壹米,寬約二米之巨石,稱「犛劈石」,傳說該石頭朝山頂,得開墾豐收,反之頭朝山下,則饑荒將至。由此可直上蜈蚣侖頂,見滾滾濁水溪及名間松柏嶺與此遙遙相對,續行,則達鹿谷初鄉村。 目前紫南宮「社寮文教基金會」亦參與維護工作。
名產
竹山名產,除竹藝加工品外,諸如紅蕃薯、芋仔蕃薯、紅薯、冬筍、竹筒飯、筍幹(乾)、茶葉等,皆小有名氣 。詳見本站之「竹山名產」。
紅薯煎餅
嘉慶君遊臺灣
紅蕃薯為聞名全省之名產,堪為竹山之代名詞,乾隆四十五年〈公元壹七八○年〉五度下江南,其子顒琰,即太子,藉機橫渡來臺,幸遊臺灣,車駕至林圮埔〈竹山前身〉,大啖進貢之紅蕃薯後,直豎大姆指曰:「贊,好吃甭大條!」,於爰又名「敕封皇帝薯」。果真竹山紅蕃薯箇頭小而自恃頗高;產量少卻名氣彌大!更有甚者,民國六十壹年,電視臺播放「嘉慶君遊臺灣」,兼描述清武將李勇將軍護鄉裹屍沙場之英雄事跡,遂令欲目睹李勇之墓而絡繹於塗。至此,李勇廟興;紅蕃薯紅,而隨遊客浪跡天涯矣!然道地之紅蕃薯僅產於竹山近郊之「照鏡山」,著實不敷所需。目前則由竹山鎮農會推廣之臺農六十四號甘薯異軍突起,口感絕不亞於原種紅蕃薯,故得以充沛供應市場所需。
照鏡山之巒
言及照鏡山,且聽嘉慶壹段羅曼史。傳言嘉慶遊歷竹山之際,心儀此地壹美嬌娘,於是喬裝壹斯文書生,手執絹 扇,頭戴小帽,由當地「地保」〈今之裏長〉藉機引見,而此位姑娘以盡地主之誼殷勤款待之,酒酣耳熱直至月升日落,今夜是夜,非昔之夜。翌日清早,姑娘起身面對銅鏡梳粧,嘉慶見鏡中映入幽雅之山景,詢曰:「鏡後曷山?」,對曰:「無名,乃栽植紅蕃薯之山。」。嘉慶復曰:「名以『照鏡山』若何?」,此乃照鏡山之由來也。
李勇廟
考稽歷史,公元壹七九六年,乾隆駕崩,太子繼位於京,年號「嘉慶」,是為「仁宗」。然正史並無記載嘉慶君幸遊臺灣,故上揭情節恐為傳言,或言清太子遊臺灣,則尚堪壹信也。惟其部下李勇於照鏡山被番所弒,葬於此地則實屬,鄉民並蓋李勇廟供人憑悼之。早期李勇廟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壹九○○年〉,當時占地莫約百坪之廣,廟基僅六坪。至民國六十二年重新規劃興建為壹百五十坪之廟,現稱「保安宮」。當地居民稱李勇為「隨駕王爺」。數年之前,當地居民卻發現壹奇特之景象,即在廟埕旁,有株大高之槭樹,從主幹三分之二處蛻變成松幹松枝松葉,或謂本乃松樹所寄生,但著實難端倪出有寄生現象,謎底未解。在其後步行約壹公裏可達壹斷崖,據謂李勇與蕭碧曾在此決鬥,蕭碧不敵,投崖身亡,史稱「蕭碧斷崖」。又據稱日據時代,日軍曾在此將戰犯革殺推落此斷崖,故靈異傳說不斷。在此斷崖相思林下直望濁水溪,田野廣袤,波光粼粼,風光無限,盡攬眼簾。六十年代末,DOGGY.即曾在此參加國小同學會,並拍照見證青春歲月。
童年竹林之美
倚山吃山,早期緣以竹材多貴,擁之即富之理,業主常鳩工芟除林下雜草,落葉盈尺,望之爽朗壹片,徜徉其上,看日曦競射入林,熠熠耀眼;聽徐風輕掃林梢,戛戛作響,美妙之至。今各項用具或多以塑膠品替之,任由荒廢,物換星移,白雲蒼狗,舊地重遊,但見檳榔聳入雲際,令人不勝噓唏!
後紀
人口都市化之結果,鄉村謀生不易,人口反見負成長,看似竹山並未隨歲月之成長而進步,唯壹可賀者,仍保有壹份純樸之美。竹山,此名聞遐邇之山城小鎮,自然資源相當豐沛,亦似未獲得充份之與大自然結合並利用,實有所憾。夢想他日,竹茂花繁繞街頭,街頭市招井然存古意,古意人家客常來,這,壹切多美好,卻也多遙遠!然而最後仍願提示:路過竹山,閑者聞香下馬,飽有口福;忙者匆匆而行,似覺可惜,請君且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