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節不僅僅是魚龍混雜,更是壹種日薄西山的狀態。
以金雞獎為例。從第壹屆開始,就有了“雙黃蛋”的傳統。壹屆“最佳故事片”居然出了“三個黃蛋”。這種友誼第壹,比賽第二的選拔機制,真的是世界罕見。
至此,中國首個國際A級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也披上了它的外衣。人們不禁要問: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電影的壹部分嗎?
圖說:《烈日灼心》三位男演員同時加冕18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被稱為中國四大電影節之壹的長春國際電影節,更是羞於被命名為電影。
口號其實是:電影搭臺,經貿唱戲。追求“電影文化的普及和經貿活動的大豐收”,既然如此,何不更名為“長春國貿節”,壹邊做經貿交流,壹邊欣賞這兩年的優秀影片!
那麽,在這樣壹個陌生而曖昧的背景下,壹個電影節應該如何運作才能脫穎而出,進而進入良性循環,最終真實呈現壹個電影節的風格和品格。――第壹屆青年電影節,壹個已經走過11年的獨立電影節,可能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清晰的定位和日益完善的評價體系,讓首屆青年電影節獨樹壹幟。
首屆青年電影節始於中國傳媒大學的短片競賽。時至今日,它能吸引中國乃至全球壹半的電影搖旗吶喊,與它自成立以來的清晰定位密切相關。
10年前,電影節的創始人聞松發現了為什麽“最佳影片”不能成為參賽影片中的最佳影片,於是他和同伴們想把評價體系拉回電影本身,決心把既定的電影節發展成為新電影人的挖掘機。
這種不懈的追求也體現在第壹屆青年電影節的參賽規則中,參賽作品必須是電影人的前三部影片。在中國,只有壹個電影節關註電影人的首次亮相。
在評選評委的階段,首屆青年電影節也獲得了好評。
評委需要有藝術家的眼光和頭腦。在親子觀看的前提下,所有獲獎名單可以集體討論後擬定,不得缺席。
圖說:2014首屆青年電影節評委會主席謝飛(導演)。
然而,和很多優秀的文藝片壹樣,同樣像壹部長篇電影的首屆青年電影節,壹路走來步履維艱。
到了第八年,電影節才連同當年其推出的現象級電影《心迷宮》壹起壹戰成名。
但在後續的討論中,有評委對第壹青年電影節CEO李紫薇說:可惜電影《心迷宮》要在威尼斯首映,威尼斯可以走得更遠。
這讓黎姿百感交集。
此後,第壹青年電影節開始定期安排團隊去鹿特丹電影節和金馬電影節,互相學習對方的風險投資體系、誌願者體系和視覺體系。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逐漸建立了自己的體系架構。
成立於2015的“平行實驗室”,聯合影業公司,在保障創作者藝術表達的基礎上,為青年導演提供低成本制作的全線資源支持,推動實驗作品順利進入主流院線。
去年,作為電影節形象大使的陳坤在與紀錄片導演馬力的壹次聊天中,萌生了與first合作成立“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的想法。
陳坤每年出資50萬,幫助青年導演拍攝紀錄片。講述青少年犯罪現狀的《少年》也因此獲得了30萬的拍攝經費;《羅姐姐》記錄了壹個已經過了聽力年齡的智障兒子,卻還要照顧年過半百的兒子,同樣獲得了6.5438+0.5萬的制作經費。該片在隨後的“西湖紀錄片節”上再次獲得大獎。導演把獎金的壹半還給了“山下紀錄片實驗室”,從而形成了壹個永存的紀錄片基金。
首屆電影節龐大的誌願者隊伍日益成為張華立的壹張名片。
在今年的電影節上,數百人的座位上放著寫有他們名字的瓶裝礦泉水。
在有限的條件下,許多誌願者願意承擔高負荷,用他們的熱情和青春的壓力,讓首屆青年電影節充滿了活力。
如今,首屆青年電影節碩果累累。
剛剛獲得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和最佳藝術貢獻獎的《暴雪來了》,在電影節的創投會上,通過連接世紀百年影業,進入了實際操作環節。
導演馬凱耗資7萬元拍攝的恐怖片《邪》,已被騰訊高價收購;
張大磊的《八月》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並在大陸影院上映。
今年的電影節訓練營邀請了電影大師Belatar作為講師?
優勝劣汰,但不能隨波逐流。
名氣起來後,很多公司也慕名而來。據說可以在西寧找塊地,建第壹座青春電影樓。當然,我們需要按照地產的思維去運作項目。也有公司願意出錢贊助,但需要冠名“杯首屆青年電影展”;2014,網絡大電影風起雲湧的時候,甚至有人勸第壹屆電影節改弦更張。
第壹屆青年電影節拒絕了所有這些“雙贏”和“享受”。
在李紫薇和她的團隊看來,讓電影人在這裏最貼近電影,是年輕導演進入電影市場的最佳途徑,也是所有資本流入的根本。
然而,談到未來,第壹屆青年電影節的大師並不否認,路漫漫其修遠兮,荊棘遍地。
這也是中國電影節面臨的共同問題。雖然項目很多,但至今沒有壹個真正的電影節文化。
很多中國電影人都去過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無壹例外。他們驚嘆的是,在這個以大麻合法化和紅燈區聞名的城市,人們冒著寒風,在清晨的燈光下排隊買票。電影節結束後的十天放映期間,十個放映廳從早到晚爆滿。
在中國,要讓更多普通觀眾走進電影節影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只有文化的培養不能鼓勵別人。
與此同時,在這十年間,中國的銀幕數量已經超過4萬塊,位居世界第壹,電影票房也從60億增長到457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票倉。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如何讓電影節不沈迷,不短視,不唯利是圖,堅守內心最真實的呼喚,不遺余力地在浩瀚的電影海洋中打撈最亮的壹片吉祥羽毛,為電影平反,恢復電影人的尊嚴,是壹個專業電影節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文字/壹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