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主要包括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等8個方面的內容,活動的主要方式是誌願服務。
壹、學習實踐科學理論。
緊貼群眾生活實際,緊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搭建科學理論與群眾連通橋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清楚,講明白,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
二、宣傳宣講黨的政策。
幫助群眾了解政策、掌握政策,把脫貧攻堅、致富興業、農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態環保、衛生健康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政策講清楚講明白。把工作做到群眾身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
三、培育踐行主流價值。
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倡導社會主義道德,廣泛開展學習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活動。把文明實踐與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
四、豐富活躍文化生活。
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深化拓展主題活動,經常開展組織廣場舞、地方戲曲、群眾體育比賽等活動。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
五、持續深入移風易俗。
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宣傳文明禮儀規範、立定規矩、制定村規民約、市民公約,引導群眾自覺遵守。廣泛開展鄉風評議,建立完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加強無神論宣傳,普及科學知識。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強化地方各級單位思想宣傳工作的戰略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自覺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形象的使命任務, 以誌願服務為抓手調動各方力量,以資源整合為重點打造工作平臺,是打通面向廣大群眾宣傳、教育、關心、服務“最後壹公裏”的重要實戰舉措。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著眼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宣傳功能構建,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黨建宣傳的方式方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提供惠民服務。
通過圖文並茂的空間展陳展示,以及數字多媒體技術的智能化嵌入,動打造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健康體育、法律服務等六大平臺。以生動活潑的展示形式和手段,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為當下最吸引廣大百姓前往的公***文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