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亞導演
陳副局長
嚴克明副主任
任新鄉紀檢組組長
王宜生黨組成員
王新華黨組成員
黃平亞簡介:1963,新野縣崴子鎮人,漢族,大專學歷,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7年5月加入中國* * *產黨。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在桐柏縣農業高級中學工作,任教學主任;1985年8月至1990年6月任新野縣委辦公室工作員;1990年6月至1994年8月任新野縣委辦公室書記;1994年8月~ 1997年10月,任新野縣農牧局副局長;1997 165438+10月~1999年8月,任新野縣農業局副局長;1999年8月至2005年7月,任新野縣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鄭可);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在新野縣紀委監察局工作,任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2006年5月至2009年7月,在新野縣紀委工作,任副書記;2009年7月起任新野縣國土局局長。
機構編制局幹部職工203人,辦公室、財務股、人事股、監察室、地籍股、用地股、規劃股、信訪股、法制股、農保股、測繪股、服務大廳等單位12個(室)。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礦產資源管理處、房地產交易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地價評估事務所等6個二級單位;漢華、首爾、郊區、新店鋪、五星、王莊、高乾廟、李河鋪、石安、沙堰、樊姬、上莊、崴子、王集、上有15國土資源所。除13人(含局隊)外,全部為自收自支企業。
土地資源全縣土地總面積65,438+0,062平方公裏。因為地處南陽盆地南部,這裏不僅是平原,也是丘陵、窪地、河湖。截止2010年末,耕地97.6萬畝,占總面積的61.3%;鄉鎮道路用地47.2萬畝,占24%;林業用地3.2萬畝,占2%,河道9.8萬畝,占6.2%。
耕地保護第壹是堅守耕地“紅線”。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行為;強化鄉鎮政府的耕地保護責任;逐級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聘請村級協管員,構建縣、鄉、村、組四級保護網絡;完善基本農田檔案,更新保護標誌,實現名錄面積、空間布局、實際地塊“三比較”,采取保護指標、保護地塊、保護標誌、保護檔案、保護責任等“六落實”等措施。,確保全縣耕地總量穩定在67860.98公頃,基本農田面積保持在61120公頃。二是加大補充耕地的力度。實施新店鋪鎮等土地開發項目,補充耕地41.15公頃;實施以“三整治”為重點的土地開發復墾項目,補充耕地438公頃,連續12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基本農田保護2010年,兩個國家土地整理項目(樊姬和沙堰)成功實施,凈增耕地154.96公頃。
基本農田劃定2010,新野縣被確立為全省基本農田劃定試點縣,沙巖、樊姬鄉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已經完成。
土地市場堅持“促進房地產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優化城市土地出讓和利用結構”、“保障經濟建設和重點項目用地供應”的原則,嚴格執行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公開出讓制度,出讓土地約35公頃(525畝),實現出讓收入317萬元,比2009年增加近65438+。
土地儲備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鄉村合作”的土地儲備模式。在2009年71.28公頃(1.069.2畝)土地的基礎上,2010年將收儲6451公頃(967.65畝)土地。
2007年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被確立為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研究項目“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與農民權益保護”的示範項目後,新野縣於2010被確立為河南省試點縣。按照上級要求,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壹步創新完善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管理辦法,規範集體建設用地交易行為。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2008年,新野縣被確立為全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縣。利用增減掛鉤政策,將“三整治”開墾的453.33公頃(6800畝)耕地置換為建設用地指標,意味著可增加財政收入2億元。利用這些指標,將上報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4006畝,極大地解決了縣域經濟發展用地指標不足的問題。
土地綜合整治利用新野縣作為全省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縣,堅持“壹個成熟,壹個提高”的原則,對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村(新店宋莊村、五星鎮郭湖村、崴子鎮棉花莊村)實行“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整村推進”,開展田、水、路、林、村、村。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三項整治抓住有利時機,認真落實《全縣空心村、磚窯、工礦廢棄地三項整治實施意見》,全面推進以“空心村”整治為重點的“三項整治”,整理復墾耕地453.33公頃(6800畝)。
土地整理2010年新增兩個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省級土地整理項目(樊姬、沙巖等兩鎮土地整理項目)項目任務於2007~2008年完成,並通過省、市驗收;爭取總投資4600萬元的三個項目,即李河鋪鎮、王莊鎮移民新村土地整理項目(投資790萬元)、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村項目(投資250萬元)、上莊鄉土地整理項目(投資3560萬元)。
地籍管理2010,完成全縣第二次土地調查,並通過省市驗收;紮實組織市區32平方公裏城鎮地籍調查,摸清了市區各類土地利用現狀,通過了省級預檢查;完成了4個鄉(鎮)政府駐地的地籍調查,獲得了準確詳實的第壹手資料,為國土資源局的管理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同時,全面開展土地登記,提高登記發證覆蓋面,精益求精,嚴格遵循程序,依法行政,堅持原則。2010年,發放國有土地使用權證449份,集體土地使用權證326份,違法清障證1126份。進壹步規範地籍檔案管理,清理涉密地籍檔案15000余份,裝訂4000余份。完成7批380宗地塊的現場踏勘、地類認定和報告審核。在土地權屬信訪調解方面,全年接待群眾查詢190余次,調解土地權屬糾紛12起。
建設用地審批堅持“限指標保重點,壹般項目靠挖潛”的原則,省市用地指標控制分配權交給縣政府,指標跟著項目走,“好鋼用在刀刃上”。報請市政府批準征用東北新區約320畝土地;上報市政府關於新沂中南在縣城征用300畝土地待批;利用“三整治”指標上報待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用地4006畝,有效保障了全縣重點工程、重要民生工程和產業集聚區建設用地需求。
礦產資源已查明的礦產資源如下:(1)河砂。新野縣地處南陽盆地底部,漢水河、唐河、湍河等河流在此流入新野,三河河砂資源豐富。(2)油。主要位於西北部的石安、沙巖鎮壹帶。(3)地熱。在地質構造上屬於地熱資源豐富的地區,以中低熱為主,壹般位於地下1200m左右。其他地方,如與唐河縣相鄰的王莊鎮、前高廟鄉等地,也埋有銅磚,但未被鑒定。
礦產資源管理礦產資源管理辦公室負責全縣礦產資源的日常監督管理。石油的勘探和生產由河南油田和上級主管部門管理。鑒於河流河砂分布的特殊性,2010年,新野縣政府實行統壹招標開采(三大河流分別劃分為13標段),由水利局和國土局依法監管。地熱開采處於起步階段,正在積極探索有效的監管方法。
執法監管根據2010地籍變更調查衛星遙感圖,新野縣* *涉及圖斑215個,總面積125.12公頃,其中合法利用101宗,44.34公頃(耕地65438公頃)。違法用地8宗,26.68公頃(耕地6宗,26.60公頃,主要是南水北調國家重點工程占用的26.37公頃),假改田106宗,54.1公頃(農業結構調整用地39宗,20.54公頃,未改田67宗)目前能完成的已全部完成用地手續 * * *上報鄉鎮三批土地12.6425公頃,城市兩批待批土地18項目用地11.8132公頃,待批移民新村建設項目用地24.4448公頃。 不補辦用地手續的必須拆除復墾到位的要求,拆遷任務已下達至鄉(鎮)、街道。近日,新野縣政府辦公室、新野縣紀委監察局、新野縣國土局將成立檢查組,逐案進行檢查。
2010,* * *受理信訪案件54件,其中北京市7件,省6件,南陽市國土資源局10件,縣級31件,比去年同期下降8%。現已全部結案,結案率100%。
(聶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