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楊傑的滇黔虎將

楊傑的滇黔虎將

楊傑,雲南大理人,白族。祖父楊宣是裁縫,父親楊漢章行醫,母親徐氏是勤勞自強的婦女,在她剛成年時,就因為夜夜縫補而被松油熏瞎了雙眼。他生於1889年1月25日。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他的長兄繼續行醫,大弟弟曾經當過縣長,小弟弟隨他第二次去日本留學的時候患肺病而死。

1895年,他開始在大理讀私塾,他天資聰慧,所讀之書,過目不忘,且思路寬廣,所提問題往往把老師同學問的膛目結舌。1900年入大理敷文學院就讀,次年九月,八國聯軍攻占北京,逼清廷簽訂《辛醜條約》,全國民怨沸騰。先生在書院也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楊傑聽後,激動的對同學說:“海禁開後,軍事外交,無壹不敗,若不改弦更張,就會像安南,緬甸、印度壹樣亡國滅種。”1905年年僅16歲的楊傑徒步到昆明報考京師大學,因考期已過,便轉考雲南陸軍速成學堂並被錄取,從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在校期間,他接觸的新思想、新科學漸多,不久就悟出了“那麽大的中國,為什麽打不過遠來的外國強盜。”的原因,奮筆寫下了“東魯文章舊,西歐教化新”的對聯贈友人。不久又入保定北洋陸軍軍官學堂學習,因成績優秀,1907年被清政府選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預備學校學習,在這裏認識了蔣介石,1909年在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兩年學習期滿後,蔣介石下放部隊鍛煉,他則考試合格,升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0期炮科學習。

1911年畢業回國參加辛亥革命,1912年5月任滬軍威武軍第壹團團長,授上校軍銜,因遇兵變回到雲南參加蔡鍔的軍隊。當時貴州局勢混亂,蔡鍔派唐繼堯率兵2000援黔,恰逢原來的貴州都督楊柏舟領兵萬人反撲,他向唐繼堯分析戰局,銅仁是全局要點,而大魚塘則是銅仁的要點,應在此處展開口袋陣伏擊敵軍,經過兩日激戰,以少勝多,迫使楊柏舟退回湖南。滇黔戰史上把此役稱為楊傑黔東大捷。

1913年3月任黔軍步兵第10團團長,5月任黔軍第1旅旅長,二次革命的時候率部突入重慶鎮壓熊克武,兼重慶衛戍司令官、重慶道尹、四川省政務廳廳長、重慶警察廳廳長,授少將軍銜。1914年任雲南講武堂騎兵科科長兼日語教官,經好友周益存介紹,和趙舒益之女趙丕欣結婚。以後生有兩子,大的叫重螢,小的叫重歌。婚後不久任雲南省彌勒縣縣長。

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昆明五華山誓師護國,12月5日任護國軍第3軍(唐繼堯)5支隊支隊長,後改任護國軍第1縱隊司令,1916年2月任護國軍第4軍(黃毓成)參謀長兼敘南衛戍司令和第1梯團團長,黃部原來沒有基幹力量,是由地方團警、新招募士兵組成的雜牌隊伍,紀律松弛,組織渙散,武器裝備簡陋,只有毛瑟槍和鳥銃壹類的槍械,戰鬥力非常低下。楊傑率部加入後,對部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編,加強了軍事訓練,使官兵素質迅速提高,很快成為轉戰滇、川、黔地區的壹支勁旅。他對黃毓成任用川人楊森很不滿,認為楊森腦後有反骨,找機會派兵把正在抽鴉片的楊森狠狠揍了壹頓,還拉出去示眾,受此大辱,楊森從此戒了鴉片。1916年6月任中將,1917年1月任北京大總統府軍事咨議兼陸軍部顧問,他本想實行自己軍事報國的誌願,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爭使他看到北京官場的黑暗,不久回滇任靖國聯軍第4軍參謀長,8月任靖國聯軍中央軍總指揮兼瀘州衛戍司令,指揮金漢鼎和朱德兩部大破川督周道剛部,收復瀘州。他見滇軍已經轉為勝勢,便接受朱德還政於川人的意見,保舉熊克武為四川督軍。1918年春因父喪回昆明守孝,期間兩個兒子患白喉癌,在壹個星期內相繼去世,他從此再沒有親生子女,只有將壹個侄兒楊兆龍帶在身邊為養子。1921年顧品珍為雲南都督後,委任他為雲南省留日學生監督赴日本。

這是楊傑第二次到日本,回顧十年來,壹腔報國的熱血,竟被置於軍閥亂戰之中,而民國壹天壹天的壞下去,這使他對學習西方產生了極大的懷疑。認為要完成國民革命,就要徹底鏟除依賴外國人的劣性根。“我們需要自發的生產力,生活力、生命力,戰鬥力,機械力。”這壹切“操之於人則亡,操之於我則存。”楊傑對學生們說:“來日本學習,若單註意專業之修習,忘卻這個國家之未來發展及其對鄰國之野心,雖然學成回國,亦難適應國家未來的需要。”此後,他不斷督促學生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1921年除夕,楊傑在學生聚餐會上又壹次訓話,他說:“日本對中國之侵略野心,益更積極而不可抑制。租界領館遍布沿海及腹心內地,浪人間諜橫行大陸,而我國人醉生夢死,毫不覺醒,軍閥割據,政治腐敗,而帝國主義經濟及買辦階級,形成為虎作倀之吸血鬼魔……我等畢業返國,應本‘五四’運動之偉大精神,喚醒同胞,促進統壹,以抗拒深入腹心、永無止境之強大敵人。” 他雖然已居高位,可楊傑深感自己的軍事知識還很欠缺。在對學生寄予厚望的同時,楊傑也為自己制定了目標:報考日本陸軍大學,學習更深的軍事理論。當時,日本政府對陸軍大學考生的資格有嚴格的限制,其中壹條是軍銜必須在中尉至中校之間才能報考。而楊傑此時已是中將軍銜,不符合報考條件。他毅然放棄陸軍中將的頭銜,以中校軍銜入日本陸軍大學十五期深造。在日本陸軍大學學習的4年中,楊傑如饑似渴地學習中外戰爭史及有關歷史、地理、戰略、戰術等方面知識,軍事理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得校方欣賞。當時,日本陸軍大學經常讓學員指揮海陸空軍演習,以訓練和考察學員的軍事指揮能力。在壹次演習中,楊傑被選為統帥。他指揮演習得心應手,並有獨特創新,得到日本天皇的贊賞,並賜予軍刀。根據當時日本軍部的規定,陸軍大學畢業生前三名才能得到日本天皇親自賜刀,日本軍人向來以此為殊榮,楊傑也因此贏得了“天才將軍”的美譽。天皇還特意讓人測量了他的腦袋,果真比壹般人大壹號。還有壹次,法國著名軍事家約瑟夫·霞飛元帥到該校參觀時,楊傑被學校選為接受咨詢的學員之壹。在與霞飛元帥的交談過程中,楊傑旁征博引,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軍事見解。霞飛元帥聽後對學校的負責人說:“此人將必成東亞傑出軍事人才”。1924年冬,楊傑以優異的成績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

  • 上一篇:學財務最基本要學什麽
  • 下一篇:壹個人只能辦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