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政府采購效率影響因素有哪些

政府采購效率影響因素有哪些

“采購項目”因素。采購項目是指采購人實施政府采購程序所要購置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具體對象,這就從客觀上決定了它對政府采購效率的影響有著直接的關系。采購項目越復雜、數量越多、技術要求越高,則花費的時間就多,其影響政府采購效率的程度就會變大。這是因為,復雜的采購項目會增加采購文件的制作時間;數量多、技術要求高的采購項目會增加評標、驗收等多道程序的時間,因而其政府采購效率就會變低;同理,采購項目越簡單、數量越少、技術要求越低,則花費的時間就相對減少,其影響政府采購效率的程度也就會變小。這就要求采購人必須實事求是地確定采購項目,而不能人為地擴大采購項目。在配置上要求越復雜越好,在數量上要求越多越好,在技術要求上要求越高越好。如,明明可確定本地區內壹種現有較高配置的計算機為采購項目的,卻非要確定目前市場上剛問世,只在少數大城市可采購到的壹種更高配置的計算機為采購項目,以致於延長采購時間,降低了采購效率 “采購方式”因素。國內外政府采購的實踐告訴我們,不同的采購方式,其效率是不壹樣的,在都合法合規的同等情況下,公開招標與邀請招標的時限就較長,其效率就低於競爭性談判、詢價采購、單壹來源采購這三種采購方式,特別是采用先進的采購方式,更能顯著地提高政府采購效率。例如,當今國內外流行的協議供貨采購方式,可從三個方面提高政府采購效率。首先是減少重復招標,減少了許多單位的多次采購時間,多次詢價采購,最大限度地壓縮了采購環節,從而縮短了若幹單位的采購時間;其次,降低政府采購成本,極大地提高了政府采購的規模效率,實行協議供貨采購方式後,集中采購機構,不必再多次對供應商進行資格審核,多次費神地制訂招標書,多次組織招標活動;再次,采用“協議供貨”方式,可壹次簽訂合同,實行長期供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廣大采購人所購物品的多樣性和及時性要求。再如,推行電子采購方式,不僅能減少30%的采購成本,而且許多環節都可以在網上直接操作,極大地提高了政府采購效率,因此,確定正確的采購方式是提高采購效率的前提和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我們:壹方面要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大力推行“協議供貨”、“電子采購”這些先進的政府采購方式。另壹方面要在堅持合法合規的原則下,善於掌握靈活性原則,既可用邀請招標方式又可用詢價采購方式的,就采用詢價采購方式。如對於配置型號固定的項目,就可以采用詢價采購代替邀請招標,這樣壹來將會節省大量時間而又能充分滿足“三公”原則,供應商、采購人都會很滿意。同樣,既可用公開招標方式又可用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的,就可采用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如對於某些特殊的項目,時限緊迫,而限額低於公開招標標準的,就可以選擇競爭性談判,這樣,就能極大地提高采購效率,而又不失公平競爭效應。所以,在不違背政府采購法與具體實施方案的前提下,通過選用恰當的采購方式來提高政府采購效率,是有空間、有潛力可挖的。 “協調配合”因素。這壹點,不僅很好理解,而且十分重要。無論是從政府采購是壹項系統工作來講,還是從政府采購作業像壹個環環相扣的鏈條來講,都需要采購當事人和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等方方面面的協調配合,任何壹方有所缺位和不配合,都會直接影響政府采購的效率和秩序。例如,壹些采購人,以“老子”自居,看不起采購代理機構,對需要其配合的事項(確認采購文件、評審報告等),總是“千方百計找錯”,以致於壹天就能配合完成的,卻用了三天甚至於五天;再如,壹些采購代理機構,以“妳求我”自居,總是強調“按部就班”,不是對采購人的采購項目不能及時受理,就是對采購人提出的采購具體技術、質量和服務需求不甚了解、或理解有誤,壹而三的要采購人提供這樣或那樣的資料,甚至於在相互配合中,還相互扯皮,以致於能在五天內完成編寫招標文件、發標、開標、評標、編寫評標報告等工作的,卻用了壹周甚至於更長的時間。因此,加強協調配合應引起采購各方的高度重視。對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來說,就是要優化服務,簡化手續,縮短審批時間,實行集約管理。對采購代理機構來說,就是要簡化工作程序,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進壹步優化政府采購程序,減少流轉環節和時間。對采購人來說,首先要正確認識政府采購效率的本質含義,規範自己的言行,以寬容、理解、支持的態度,配合采購代理機構做好采購工作。其次要提高計劃性,壹方面要避免臨上轎穿耳洞,用時才申請實行政府采購的現象;另壹方面要避免隨意性,壹會兒提出更改采購方式的要求;壹會兒提出更改采購時限的要求,另壹會兒又提出改動配置的要求,這些行為只能造成采購秩序的混亂,延長采購時間,不利於采購效率的提高。再次要提高主動性,避免與集中采購活動不合拍,拖長采購時間。就是要多與采購代理機構進行聯系和溝通,從而能掌握采購代理機構舉行各類政府采購方式的時間、程序和方法等。如什麽時候舉行空調物品的招標,什麽時候舉行微機等辦公系統的招標等情況。這樣就不會發生昨天剛對10個單位采購空調進行了招標活動,妳今天才申報的情形,而有可能使妳前幾天就得知這方面信息,及早完善手續,送交采購代理機構,趕上這趟車,從而明顯地提高了采購效率。 “采購環境”因素。和諧的政府采購環境,既是實行壹定采購效率的有力保證,又是提高政府采購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是因為,和諧的政府采購環境,能從多方面保證和提高政府采購效率。這裏僅舉三點:壹是在和諧的采購環境下,采購各方都能目標壹致,心往壹處想,勁往壹處使,大家都具有較高的效率意識和相互配合姿態,都能***同為著提高效率而努力;二是在和諧的采購環境下,采購各方都能加強自身采購硬件建設,都能充分利用計算機等科技手段實施操作,使采購信息通暢、效率倍增。三是在和諧的采購環境下,政府采購改革與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財政配套改革彼此之間聯系緊密,相互依托,使采購項目申請,資金撥款等效率倍增。反之,混亂的采購環境只能降低采購效率,浪費寶貴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不利於采購效率的提高。所以,在當前加大構建和諧政府采購環境力度,是壹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就上述三點來說,就是要做到三個加強:①加強政府采購宣傳工作 。要通過座談交流、新聞報道和內部簡報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政府采購的宣傳活動,進壹步提高采購各方對實行政府采購制度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提高政府采購效率的主動性和自覺性。②加強政府采購硬件設施建設,建立科學、完善、靈敏的計算機網絡管理信息系統,重點是建立與現代政府采購相適應的網站、采購管理系統和采購支付結算系統。不斷完善供應商、咨詢專家信息及采購信息體系,並逐漸實現與其他采購網絡的聯網,實現信息資源***享,從而有效縮短采購過程中部分環節的時間,不斷提高采購效率。③加強財政配套改革,著重規範部門預算,細化采購預算,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行政府采購預算與部門預算統壹布置、統壹編制、統壹審核、統壹批復,實行采購資金網上開票、網上直付。 “采購程序”因素。政府采購程序是制約政府采購效率的又壹重要因素。我們大家都知道,只要采購程序設計稍有不盡合理,或過分強調形式上的制衡,就會造成環節多、關鍵環節考慮不周等問題,進而導致權責不明,推諉扯皮,甚至導致招標失敗,大大影響了采購效率。如在詢價采購程序設計上,《政府采購法》明確得很清楚,只有四道程序,可在實際操作中,壹些采購人設計的詢價采購程序有五道、六道,甚至於更多,增加了壹些不必要的程序,如對外地已入供應商庫管理的供應商還要進行資格審查,以及要求供應商報送樣品等,從而延長了采購時間,降低了采購效率。因此,要重視采購程序設計工作,要不斷完善政府采購操作程序和操作制度,合理確定采購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時間節點,減少不必要的環節,使整個采購過程既合理又規範。這就要求我們: 第壹、要完善政府采購程序,加強規範化管理。如對公開招標項目要召開標前會,對供應商要進行集中答疑。將評標細則納入招標文件,各項評標因素量化計分,使評標結果更加科學、客觀、公正,從而有效避免發生質疑與投訴,避免降低采購效率。第二、明確各種政府采購方式的工作規程,並嚴格按其規程進行。第三,建立健全采購過程現場監督制度、質量控制制度、考核獎懲制度,以保證和促進政府采購效率的提高。“組織管理”因素。現實告訴我們,無論是進行集中采購,還是實施分散采購,都與采購當事人的組織管理有關,組織管理得好,就能有序操作,就能又好又快,促進采購效率提高,相反,組織管理得差,就會雜亂無章,就會問題百出,不僅不能按期完成采購,還有可能出現多次返工,所以組織管理也是影響政府采購效率的壹個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建立健全采購組織。就采購人而言,就是有條件的要建立專門采購組織,沒有條件的要建立兼職的采購組織,從而避免效率低下的“拉郎配”采購、隨意化采購;就采購代理機構來說,就是要優化內部組織結構,從健全高效的內部工作機制上提高政府采購效率。如理順內部機構,改“小而全”的內部機構設置格局為“壹條龍”服務於項目采購的內部機構設置格局,從而有效地縮短“壹次采購”在內部周轉的時間,形成“分工明確,權責分明,管理科學”的政府采購運作機制,以促進采購效率的提高。其次要精心組織采購。采購前,要認真準備,加強計劃的嚴肅性,以避免隨意改變采購數量、技術要求等問題的發生;采購中,要在精心設計和嚴格遵循科學程序的基礎上,加強現場指揮,加強協調配合,以有序的快節奏促進采購效率的提高。采購後,要強化采購項目的組織驗收管理。要組織以專家為主的強有力的驗收小組,按照簽訂的采購合同,逐項對設備配置、性能等情況進行驗收,這樣不僅能保證和提高驗收效率,還能充分發揮對合同履行的監督作用,確保采購項目的質量。 “采購文本制作”因素。采購文本包括標書、評分辦法、采購合同、補充文件等,而在這些文本的制作上,無論是準備不充分,還是制作不規範、表述不清楚,內容不完整等,都會影響政府采購效率。因篇幅關系,這裏僅以標書制作為例,倘若準備不充分,就不能全面或準確理解采購人提出的采購需求,以致於使制作的標書與采購人的要求有很大出入,要重新制作;倘若標書在對供應商的資質要求,所采購物品的技術要求,價格要求,實施(指運輸、安裝、售後服務等)要求,評標要求、驗收要求的表述上不清楚,就會發生多種多樣的理解偏差,形成多種多樣的矛盾與問題,輕則修改標書,重則不是引起質疑與投訴,就是要重新招標;倘若標書內容不完整,就有可能遺漏壹些實質性要求,不得不采取有關措施補救,從而拖長采購期限,降低了采購效率。所以,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采購文本制作精細完備程度是提高采購效率的基礎,足見精心制作采購文本,對提高政府采購效率,是何等的重要。這就要求標書制作要全面細致、無歧視性條款、操作性強;評分辦法制作要科學合理、緊扣標書內容,全面反映項目特點與采購人實際要求等;采購合同制作要與采購文件相壹致,合同的主要條款應符合采購文件的實質性要求,應包括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對政府采購合同的履行、驗收及付款等提出的特殊要求;只有這樣,采購文本制作才能合符要求,才能確保和提高政府采購效率,才能確保采購活動圓滿成功,使采購當事人滿意。 “采購人員素質”因素。現實告訴我們,采購人員素質高低,直接決定著政府采購效率的高低。這是因為,業務素質低的從業人員容易發生差錯。如標書發放時的疏漏、資質審核不嚴、標書不蓋公章、信息發布失誤、傳真失真等,都是因從業人員粗枝大葉或業務不熟練引起的,而上述這些差錯,哪怕是細枝小節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政府采購效率,影響采購工作的順暢進行,甚至於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因篇幅關系,這裏不再舉例)。相反,業務素質高的從業人員,無論是制作標書,還是對供應商進行資質審核等,都是又好又快,所以,有的采購代理機構三至五天就能組織壹次采購活動,而有的集中采購機構十天或者半個月都準備不了壹次采購活動。另外采購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敬業心、團結協作精神、吃苦耐勞素質等也是重要指標,也制約著采購效率的方方面面,也應引起高度重視。所以,提高采購從業人員素質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強思想建設。要在全體從業人員中經常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法紀教育,以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素質;其次,要開展正常的業務培訓,也就是要定期組織業務培訓,要將各項技能培訓安排成若幹個培訓周期,然後壹期壹期地組織,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再次,要以開展“創壹流業績,爭技能第壹”的活動為載體,推動業務技能學習,然後再通過開展多種項目的業務技能競賽,如開展招標書制作競賽,來促進從業人員能自覺提高業務技能;第四,建立進修制度,將采購從業人員分期分批地送到高等學府或上壹級集中采購機構或先進的集中采購機構去進修培訓,這樣幾年下來,采購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和政府采購效率就會明顯地提高。

  • 上一篇:浙江壹女子裝修花了百萬,家具卻不坐地板吃。定制家居如何閉坑?
  • 下一篇:只能開收據不開發票 是逃稅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