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三年(1897),清政府開始向日本借第三筆款項。英德集團再次壓倒俄法集團,獲得了這次的借款權。光緒二十四年(1898)二月九日,清廷衙門在北京簽訂了以還本付息日為期限的《英德借款續約》十七項條款。
規定:貸款總額為壹千六百萬英鎊(壹億兩白銀);8.3折發貨,年利率4.5%;四十五年還清,不提前也不壹次性還清;以關稅和蘇州、松湖、九江、浙東及宜昌、鄂安、萬安鹽為擔保。
上述厘金由海關征收;在還貸期間,中國海關總稅務部的職位必須由壹名英國人擔任。
2.中德締結膠澳租界條約。
光緒二十四年(1898)2月14日,清朝衙門大臣李鴻章與德國公使海敬在北京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又稱《膠澳德租特條》)。* * *三端十款。
主要內容有:德國租借膠州灣99年;德軍可以在膠州灣沿岸百裏範圍內自由通過;德國獲準在山東修建吉焦鐵路,並享有鐵路沿線30英裏範圍內的開采權;德國在山東有承接各種項目的優先權。通過這個條約,德國不僅租借了膠州灣,還把山東省變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3.法國強行租借“廣州灣”
光緒二十四年(1898三月11)二月二十壹日,法帝國主義向清政府無理要求“租借”廣州灣(今廣東湛江),並於三月初二(1898四月二十二日)派軍艦到廣東雷州濉溪縣海頭。
對此,清政府做出妥協,屈膝投降,甚至派官員與法軍劃定租界。法帝國主義入侵後,所到之處,燒殺搶掠,企圖擴大“租借”範圍。敵人的殘暴暴行激起了當地人民的極大憤慨,進而爆發了震驚中外的反法鬥爭(即湛江人民反法鬥爭)。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6月19年)2月21日,由吳邦澤率領的南六、海頭、呂堂、洪武等村500余人,首先揭開抗法大義的大旗,立下血誓,以大刀、長矛、木棒為武器,攻打廣州灣的法巢。
後來反法鬥爭風起雲湧。湛江人民在李中覺(上海人)的支持下,成立了抗法團,抱著“寸土必爭”的信念,與敵人戰鬥了十余次,打退了裝備精良的敵人的幾次進攻。
然而,清政府對法國侵略者做出了讓步。光緒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899,165438+10月,16),欽差大臣蘇元春不顧人民反對,竟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關於廣州灣租界條約》,將廣州灣租借給法國,租期99年。
但由於人民的反抗,法國不得不將租界西線從萬年橋(濉溪縣新橋糖廠附近)退至赤坎以西的文漳河橋(今壹寸金橋),租界範圍從縱深100余裏縮小到30裏。?[7]?
4.中英締結了關於擴大香港邊界的特別條款。
光緒二十四年(1898)三月,法國強迫清政府租借廣州灣(今廣東湛江),英國政府隨即要求租借九龍半島作為“補償”。
4月21日,清朝的衙門大臣李鴻章和英國駐華公使馬克斯韋爾·麥克唐納(Claude Maxwell MacDonald)在北京簽署了擴大香港邊界的特別條款,將位於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和附近島嶼的中國領土,即所謂的“新界”,租借給英國99年。在租期內,該地區完全由英國管轄。
5.清廷廢除了八股考試。
光緒二十四年(1898),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康立臣進行八股。29日,康有為、宋伯祿又上疏請改八股為策。五月初五,光緒皇帝下了壹道“聖旨”:從下壹科開始,鄉會考試、生子年齡考試全部取消,改策。
1898年政變後,8月24日,清廷宣布恢復舊制度,仍分別取四書雜文、考帖等物品。光緒二十七年(1901)七月,又下詔書:從明年開始,鄉試不再使用八股方案。光緒三十壹年(1905)八月,清廷正式宣布徹底廢除科舉制度,實行新式學堂。
6.中英簽署了預約特別條款。
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條約後,英國要求以與旅大同等的條件租借阿哈瓦。光緒二十四年(1898),5月13日,清朝衙門大臣奕劻與英國駐華大使麥當樂(Claude Maxwell MacDonald)簽訂了《典藏阿哈瓦特條》,規定阿哈瓦及其附近海域租借給英國,租期25年,經兩國協商可以延長。
7.英國和德國簽訂了瓜分天津-鎮江鐵路的協議。
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中比簽訂《鹿晗鐵路借款合同》後,英國於七月五日向清政府提出修建天津至鎮江鐵路的要求,與德國在山東的利益相矛盾。英國被迫與德國政府直接談判,條件是兩國瓜分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以換取德國在津鎮鐵路上的讓步。
德國對非洲覬覦已久,願意與英國妥協。同年7月17日,雙方達成協議:天津至山東南疆的鐵路由德國修建,山東南疆至鎮江的鐵路由英國修建。全線建成後,雙方將共同運營。
此外,還論述了英國鐵路投資的範圍是在長江以南的省份,北部經過河南到山西;德國的鐵路投資範圍是山東省以及從黃河到南京的地區。
事實上,雙方已經相互承認了各自在中國的勢力範圍。這壹協議簽訂後,兩國共同要求清政府修建津鎮鐵路,並迫使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四月九日簽訂了《津鎮鐵路借款合同》。
8、給農工商總局的壹封信
光緒二十四年(1898),七月初五。康有為奏“請開農校地質局,以促農殖富國”,建議各省設農業局、地質局,首都設農業局,各省設支部。
同壹天,光緒皇帝頒布“聖旨”:史靜設立農工商總局,任命直隸巴昌路末端、候補道許殷鑒、吳茂定為監察官;在各省設立支部,在各省會、縣市縣設立農校,廣開農會,出版農報,購置農機具;其工程和商務也是合二為壹的,受國家農工商總局部長監管。
1898年政變後,8月24日,清廷廢除農工商總局。
9.簽訂關內外鐵路借款合同。
為了降低蘆漢鐵路的重要性,防止俄法進入長江流域,英國急於爭取山海關內外鐵路的借用權,以此向北擴張勢力。光緒二十四年(1898)八月二十五日,關內外鐵路公會辦事處胡坤在京與英國中英公司簽訂《關內外鐵路借款合同》。
條款:貸款總額為230萬英鎊,年利率為5%,分九次扣款支付,四十五年還清;此段用於修建新民屯鐵路和奉天忠厚至營口支線;準備償還津渝、陸金鐵路欠款;以北京至山海關鐵路的財產、收入和新建鐵路的收入作為擔保;英國人擔任鐵路總工程師;中國保證合同中提到的鐵路永遠不會割讓給其他國家。
參考資料:
百科全書-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