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財政部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出臺壹系列財稅支持政策,大力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中國綠色經濟復蘇創造了良好環境。
壹是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將成品油納入消費稅征收範圍,限制交通領域能源消耗,減免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引導綠色低碳出行;對汙染物征收環境保護稅,增加企業排汙成本;對清潔能源實施稅收減免,出臺關稅政策支持環保產品。2021年,財政部降低廢物回收法等環保產品進口關稅。
第二,加大資金支持。積極安排資金推進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替代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支持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和大氣汙染減排減碳,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增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對節能環保政策實行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開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應用推廣。
第三,引導金融支持綠色發展。以多種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作用,撬動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服務綠色發展,發起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聚焦長江經濟帶,支持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產業發展;利用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即PPP模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綠色低碳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據介紹,截至6月底,在汙染防治和綠色低碳領域,全國已簽約落地PPP項目4156個,投資額41萬億元,其中不少項目已經顯現出生態環境效益。
第四,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在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出臺扶持政策,對建立機制的地方進行獎勵。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森林和濕地生態效益補償,促進生態功能提升。
第五,加強綠色發展國際合作。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AIIB等多邊開發機構開展綠色金融合作;通過二十國集團、金融穩定委員會等國際平臺,圍繞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發展等議題,加強交流和政策對話;推動南南務實合作,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鄒嘉儀說,展望未來,綠色發展仍然任重道遠。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目前,中國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標不到1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實現碳中和目標也不過30年。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時間更緊,困難更多,任務更重。”
她表示,財政部將以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願景為指導,完善財稅政策體系,加強金融支持,促進綠色經濟復蘇和低碳發展。同時,我們應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綠色發展關乎人類未來,實現綠色發展從根本上取決於科技進步和產業轉型。”鄒嘉儀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例,說明當前國際社會關註碳定價,但這只是問題的壹個方面。事實上,發展低碳技術更重要。
她說,碳定價體系實際上是通過增加碳排放的成本來引導社會資源更多地投入清潔發展,從根本上依賴於新能源技術的突破。只有通過新的技術突破,人類才能徹底退出化石能源,實現零排放。因此,金融機構應該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推動技術進步,這是財富的真正來源。支持綠色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是財政和金融的責任。為了推動綠色復蘇,我們需要齊心協力,齊心協力。
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