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繁華的表象下隱藏著怎樣的危機?

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繁華的表象下隱藏著怎樣的危機?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國寶,作為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壹而為世人所熟知。5米多長的長卷生動記錄了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面貌,以及當時社會各界人士的生活狀況,是北宋繁榮昌盛的見證。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清明上河圖的場景雖然熱鬧,但繁華之下卻隱藏著危機,是壹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繁華險象圖”。

張擇端在宋徽宗時期在翰林畫院工作,擅長畫宮殿,尤其是船、商店、橋梁、街道和城垛。《清明上河圖》是他對宋徽宗的獻禮,主要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市民的生活狀況,汴河上商店和市民的繁華景象,以及運著東南糧、米、貨的油罐車通過汴河橋涵的繁忙景象。

張擇端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與金對峙的12世紀。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極其尖銳,達到了日益激化的程度。當時的社會看似歌舞升平,實則暗藏著動蕩和危機。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張擇端創作了《清明上河圖》,希望通過《清明上河圖》向宋徽宗展示壹些社會弊病。

從宋太宗時期開始,皇帝采取政治措施鼓勵文人出謀劃策,關註社會現實和宮廷政治,成為宋代畫家普遍的創作趨勢。北宋官員以畫的形式向皇帝表達感情,在張擇端並不是第壹個先例。比如西寧七年,就是大災之年。光州司法兵夏征通過工匠繪制流民圖,要求宋神宗阻止王安石的變法活動。

清明上河圖的中心由壹座彩虹形狀的橋和橋頭街的街面組成。圖中有很多船,很多都是運送糧食的私人船只。乍壹看,這是壹個繁榮的貿易場景,但實際上是由於宋徽宗錯誤地將大量運送糧食的官船運往華石崗,導致糧食運輸出現問題。私人船只趁機進入,逐漸控制了城中的糧食市場,從而操縱糧價,加重百姓負擔。

看著城門,稅官指著麻袋說稅,但是價格太高,貨主不滿。壹個司機開始和稅務官爭論,吵鬧聲讓主席臺上的守夜人不敢看。這是當時賦稅之重的寫照。北宋的各種雜稅引起了官民的對立,象征著當時官民關系的緊張。

畫中沒有壹個上下城墻的守衛,土墻上也沒有防禦工事,連射箭用的城垛都沒有,連想象中的城垛都沒有。本來這裏應該是戒備森嚴的城防組織所在地,是壹家生意興隆的店鋪。還有旺火樓,樓上沒人看。這對於絕大多數建築都是磚木結構,經歷過40多次特大火災的北宋來說,無疑是壹大隱患。

卷末還有驚心動魄的壹幕:兩節車廂急速疾馳,橫沖直撞,路人來不及躲閃;還有臨時堵街占道的情況:在城門口,有錢人占道舉行殺羚羊祭祀路神送客的儀式,可見城市管理的混亂。可惜的是,宋徽宗並沒有太關註這些東西,或者說,他只是平靜地流於表面,並沒有看到其中的深刻含義。他沒有好好珍惜這卷軸,最終被卷入了金人的地盤。

  • 上一篇:企業安全生產會議簡報
  • 下一篇:征期後增值稅申報如何更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