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軍山在漢中市勉縣定軍山鎮。
定軍山屬大巴山脈,其脈自高廟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號稱“十二連峰”,再東為當口寺孤峰,自西向東綿延十多公裏,如遊龍戲珠,故有“十二連山壹顆珠”之譽。
山南有壹個天然鍋底形的大窪,周長1.5千米,即三國時稱為“可屯萬兵”的“仰天窪”。北麓有壹片廣漠沃野,就是當年諸葛亮大布“八陣圖”、設“督軍壇”的武侯坪,黃忠大戰夏侯淵的戰場,時常發現“紮馬釘”和箭鏃,傳為蜀軍用兵之物。
山旁有“斬將橋”,“八角琉璃井”井口八角形,薄頁細花紋漢磚砌成,皆不存。山半腰有壹大石,高約3.3米,寬約2米,中開壹縫,寬窄不壹,名曰“擋箭牌”,傳為諸葛亮遮擋敵箭的遺物。
定軍山的旅遊資源:
武侯墓背倚筆峰山,西南有定軍山主峰吞吐呼吸,連峰橫亙,壁立如屏。西北則有巴山余脈,高大雄峻,或騰躍直出,或曲折逶迤,據縣誌記載:“每當月明,忽見定軍山頭旌旗閃爍,帳房參差。遍訪實無兵至”雲雲。
墓門左側的停車場中央,有諸葛先生的白色石雕像壹座。步入武侯墓,但見眼前崗巒起伏,前書案梁、後筆峰山、左土地嶺、右武崗山,將武侯靈冢緊緊圍護,轉過書案梁,前面豁然開朗,玉帶溪從內山門前蜿蜒而過,更為景區平添了幾分幽靜和神秘的色彩。
入內山門,見山門側兩幅壁畫栩栩如生,壹幅“三顧茅廬”,描述劉備為求東山再起,冒風雪嚴寒第二次到隆中請諸葛亮出山,圖中劉、關、張落馬扣門,童子相迎;另壹幅“將星隕落”,描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軍中,臨終之前給姜維、楊儀叮囑後事的場景。
拜殿是歷代人們叩拜祭祀武侯的地方,又稱“獻殿”。拜殿外正上方有壹塊大清光緒三年當地民間團體集體贈送的壹塊匾額“三代遺才”。武侯墓的主體建築——大殿,在這裏供奉著壹組非常珍貴的明末泥塑。大殿門楣,是清嘉慶年間壹提督學政所題,上書:“萬古雲霄”。
神龕之上正中是諸葛亮的坐像,左手撫膝,右手持卷,凝目沈思,似運籌帷幄之中而決勝千裏之外;兩童壹持劍,壹捧印,侍立左右;龕下,左有龍驤將軍關興(關羽之子),右有虎賁將軍張苞(張飛之子),體態威武,護衛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