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5月1號全面推開營改增工作助力供給側改革
國務院決定從5月1日起全面實施營改增,這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註入了稅收政策的強動力。而福建省在5月1號全面推開營改增工作也將助力供給側改革。
作為深化財稅改革的?重頭戲?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助推器,營改增對減輕企業負擔、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產業升級、規範經營管理等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效果最明顯
降低稅負推動經濟增長
就拉動經濟增長而言,營改增能夠降低企業稅負,帶動企業增加有效投資,激發創新創業的動力,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對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
自2012年以來,我省先後實施了四輪營改增試點,截至2016年2月底,福建省通過試點累計減稅178億元,***有18.89萬戶納稅人納入營改增範圍,稅負下降戶數占總戶數的98.01%,其中,試點小規模納稅人減稅面達100%、壹般納稅人減稅面為84.89%,減稅效應十分明顯。
這次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實行?雙擴?,即擴大試點行業範圍,並將不動產納入抵扣範圍,必然會增加抵扣範圍減輕稅負,帶動就業創業,使實體經濟?活?起來。此次營改增過程中,國家強調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稅負的降低將會給福建省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乘數效應。營改增全面推開後,我省建築、房地產、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稅人全年減稅預計將達到200多億元,如此豐厚的?大禮包?將令閩企獲得實實在在的優惠。
影響最突出
激發動能促進 轉型升級
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時強調,營改增將會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寫下濃墨重彩的壹筆。
通過全面實行營改增,可以實現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進壹步優化稅制,基本消除重復征稅,將徹底打通二、三產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促進社會分工協作,從而有力地支持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因此,它是牽壹發而動全身的改革。它將創造更加公平、中性的稅收環境,有效釋放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和活力,在推動產業轉型、結構優化、消費升級、創新創業等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面推開營改增後,企業購買應稅服務的成本下降,吸引了更多資源向現代服務業集聚,在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能促進我國第三產業保持相對較快增長。據統計,目前,福建省***有現代服務業納稅人17.85萬戶,較營改增前增長532.4%。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39.1%提高到2015年的41%。可見,營改增對試點納稅人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納稅人的激勵作用很大。
導向最直接
規範經營促進做大做強
通過稅制改革實行價稅分離,讓價格真正起到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引導資源配置方向的作用,是稅收政策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壹個重要著力點。對企業來說,營改增的減稅並非躺在原地不動就可以?坐享其成?。企業必須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科學管理規範經營,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改革紅利。
營改增全面推開,建築業和房地產業適用11%的稅率,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適用6%的稅率。就建築業看,壹些建築公司購進鋼筋水泥沙石料等建材若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那麽可抵扣的項目偏少,在營改增實施初期稅負就有可能會上升。這就倒逼企業化壓力為動力,轉變經營思路,減少掛靠和轉包行為,杜絕假發票,並積極適應稅制的轉換,以不含稅價談簽合同,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
同時,這也倒逼下遊供料企業規範經營,自覺提供正規發票,有效納入稅收管征範圍。因此,全面實施營改增,將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企業自覺規範經營管理,提高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