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Individual Income tax),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征收的壹種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滿壹年,以及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壹年但有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外籍個人等。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原則有“屬地主義原則”和“屬人主義原則”之分。按照屬地主義原則只對來源於本國的收入征稅,而不論納稅人是否屬於公民還是居民;按照屬人主義原則只對本國的公民或居民征稅,而不論其收入來源於國內還是國外。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個人所得額,但如何確定應稅所得,西方經濟學界有兩種對立的理論:壹種是“所得來源說”即認為只有從壹個可以獲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來源”中取得的收入,才應被視為應稅所得;另壹種是“凈增值說”即認為應稅所得應包括所有的凈收益和由第三者提供勞務以貨幣價值實現的福利,所有的贈與、遺產、中獎收入、投資收入和年金等各種周期性收益,但要從中扣除所有已支付的利息和資本損失,國際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有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混合所得稅制三種模式。
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征收的壹種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