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年報填納稅總額的方法
年報公示中的?納稅總額?是指實際向稅務機關繳納的各稅金,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城建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等。
工商年報納稅金額的基本稅種
1、增值稅按銷售收入17%、6%(分別適用增值稅壹般納稅人、小規模生產加工納稅人);
2、城建稅按繳納的增值稅的7%繳納;
3、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3%繳納;
4、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2%繳納;
5、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壹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6、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壹,XX元/平方米);
7、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8、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壹,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9、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後的利潤)繳納(3萬元以內18%,3萬元至10萬元27%,10萬元以上33%);
10、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上述稅種中除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新設立的企業)向國稅局申報繳納外,其他均向地稅局申報繳納。
工商年報的重點
在這11個部分中,比較重要的是第3、第4、第5、第6、第8、第10和第11部分,如果投資者十分關註壹家上市公司,這7個部分的內容是必讀選項;如果是壹般關註,也可以只看看第3、第8和第11部分;如果是簡單瀏覽,只看第3部分即可。
投資者可以先看第三部分?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在這些數據中有壹條叫?每股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這壹指標投資者應高度重視,它可以體現出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是否真的賺到了利潤。
我們的市場有很多績優公司不但不給投資者分紅反而每每提出融資方案。仔細考察的話,這種公司的該項指標往往和每股收益相去甚遠,也就是說公司只是紙上富貴,利潤中的水分很大。
第四部分?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中可以找到壹條?報告期末股東總人數?。還可以用流通股數量除以股東人數,看看每壹個股東的平均持股量也可以覺察到是否存在主力活動。
第八部分?董事會報告?中包括若幹小項,有三項必須要看:
1、?公司財務狀況?可以看到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總額的同比增長率,從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發展趨勢。
2、公司投資情況。特別是壹些新股、次新股,要註意其投資項目的進展狀況。
3、新年度的發展計劃,尋找公司的發展計劃中是否存在與市場熱點吻合的地方。
第十壹部分?財務會計報告?,主要包括三張報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潤表中會列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即通常所說的三費)。通過三費可以考察出公司的內部管理能力,可以把三費的同比變化與凈利潤增長率加以對比,如三費的增幅高於凈利潤的增幅則說明公司的管理尚待加強。
以上述的方法讀年報,壹份報表15分鐘即可觀其大略,壹些基本的要素也都包括了,投資者不妨壹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