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保險繳費分為9檔。
市民最關心的是參保人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標準。
據介紹,目前,按個體勞動者辦法參加並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人員,可以從全省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150%、200%、250%、300%九個檔次中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
2021年,全省去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61440元。所以今年參保人員個人繳費標準也有變化。
請記住這些時間段。
“我把繳費時間記錯了。”
“我忘了交上個月的費用。下個月能補上嗎?”
每月10日前,城鎮個人參保人員應將應繳納的保費足額存入其已簽約的龍江銀行卡,因為每月10日,市社保中心會生成當月個人養老保險費收繳計劃,每月15日(遇節假日順延),稅務機關會通過龍江銀行從個人銀行卡中批量代扣代繳保費。
在具體代扣代繳保費中,稅務機關根據當年未繳月數總額每月代扣代繳保費。如果銀行卡內存款少於當前代扣款項總額,則當月代扣不成功。比如1月份不繳費,2月份要存兩個月的保費;如果1、2月份不繳費,3月份要存3個月的保費,以此類推。
註:每年12月15日為當年最後壹次扣繳。不及時交,下壹年就交不起了。
多項業務可以在網上完成。
現在很多社保業務都可以在網上查詢和辦理。疫情防控期間,市社保中心建議市民盡量待在家裏,在網上做。
此外,具有大慶市戶籍或居住證且未被銀行代扣代繳的城鎮個體參保人員,可就近辦理龍江銀行卡,在轄區社保分中心簽約《個體銀行收繳確認書》,實現足不出戶繳費。
這些人可以在年底前付款。
熱點回答
問題1:個體勞動者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需要哪些材料?
答:具有大慶市戶籍的個體戶,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證和龍江銀行卡(在大慶市開戶);非大慶市戶籍的個體戶也需要提供大慶市本地居住證,到所在轄區社保分中心或所在社區(僅限高新區)辦理。
問題2:個體戶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什麽年齡要求?
回答:女55歲,男60歲。
問題3:個體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想調整繳費檔次,什麽時候可以辦理?
問題4:勞動者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可以壹次性繳納嗎?
回答:不按現行政策。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參保人員,可按規定延長繳費至15年辦理退休手續。
問題五:個人參保人員在退休前或退休後死亡,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可以繼承嗎?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嗎?
答:退休前死亡的,參保人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本息由法定繼承人繼承,可壹次性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退休後死亡的,參保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本息或余額由法定繼承人繼承,可壹次性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問題6:如果我參加了城鎮個人養老保險,我的龍江銀行卡裏已經有存款了。為什麽我沒有扣養老保險費?
3360沒有扣款主要有兩個原因:存款時間在銀行扣款日期之後,銀行卡余額不足。建議在tim的龍江銀行打印流水單
相關問答:相關問答:社保繳費基數為何要分成多個檔次?不同檔次有何區別?社保繳費基數為何要分為多個繳費檔次?這是壹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很樂意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
第壹,社保繳費基數為何要分成幾個檔次?
在回答社保繳費基數為何要劃分成多個檔次的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國社保障制度的性質。按照社保法的規定,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為了與社會保障制度相適應,所以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也不能壹刀切,既要保障廣覆蓋,就是人人都能參加社會保險,同時也要多層次,照顧不同層次的群體,這些群體既有城鄉的普通居民,有個體勞動者,靈活就業者,還有在崗職工。各個群體的都有參加社會保險的權利,也有享受社會保障的權利,各個群體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擇不同繳費標準,這樣既可以滿足廣覆蓋的要求,也可以滿足保基本,多層次的要求。
第二,社保繳費基數目前分為幾個繳費檔次?
目前社保繳費基數檔次,分為城鎮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兩個部分來闡述。
城鎮職工社保繳費基數大部分地方是劃分為三個繳費檔次,即300%、100、60%三個檔次,其中300%為繳費的上限,即如果本人每月的實際工資超過了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最高只能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來繳納,這就是限制養老金的差距過大,也叫封頂;100%繳費適合大多數人員,主要針對的是在崗職工這個群體;60%屬於繳費的下限,主要照顧部分困難企業的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他們有參加社保的意願,但是高了交不起,不交又無法享受待遇,也就是說如果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低於60%時,可按照60%來繳納。
城鄉居民社保,特別是養老保險分了12個繳費檔次,最低的每年100元,最高的每年繳費2000元,也是為了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這個目標設計的,目的是讓應保人員都能盡保,確保老年有壹份基本的養老保障。
第三,不同繳費檔次有何區別?
不同繳費檔次其區別是巨大的。這種區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壹是繳費的區別。繳納300%的人,是繳納100%的三倍,是繳納60%的五倍。舉個例子來講,假如按照每月5000元來作為繳費基數,按照300%來繳費,實際上繳費基數要按照15000元來計算,100%按照5000元來計算,60%按照3000元來計算。
二是待遇保障的區別。以養老金的計算為例,同樣按照5000元來作為繳費基數,按照300%來繳費,個人繳費8%來計算,則15年為216000元;按照100%來繳費,15年個人賬戶為72000元;按照60%來繳納,15年個人賬戶為43200元,這個差別是非常巨大的。按照個人賬戶本金來除以139個月(男性60周歲退休),那麽繳納300%的人,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554元;繳納100%的人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518元;繳納60%的人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11元。這個差別還沒有計算利息收入,個人賬戶余額高的,利息收入也就比較高。如果在加上基礎養老金,由於基礎養老是按照社平工資加歷年平均繳費平均指數工資來平均的,平均繳費指數越高,平均值也就越高,所占社平工資的比例就越大。
綜上所述,社保繳費基數之所以要分成幾個繳費檔次,主要是為了實現社保制度“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的目標,在這個目標指導下,保障參保人交得起、能享受、有保障。由於各個檔次之間繳費標準、待遇享受等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在參加社保時,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符合同壹繳費基數下的繳費檔次,既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同時也要保障今後養老就醫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