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與會計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概念不同。財務是在某壹總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買、投資、籌資和管理的決策系統。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特殊方法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連續、系統的核算和監督,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交易或事項,提供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的經濟管理活動。?
2.功能不同。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重點是資金的反映和監督。財務的基本職能是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重點是資金的組織、運用和管理。?
3.依據不壹樣。會計核算的基礎是國家統壹的會計制度,具體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由企業根據國家統壹的會計政策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財務管理的基礎是在國家政策和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根據管理當局的意圖。單位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享有獨立的財務自主權。獨立決策權。?
4.時間範圍不同。會計面向過去,必須以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為基礎。它是確認和記錄過去的交易或事項。財務著眼於未來,是基於壹定的假設,在分析歷史數據和現狀,預測和判斷未來情況的基礎上,著眼於對未來的預測和決策。經濟業務或事件是否應該發生,應該發生多少,都是財務需要考慮的問題。?
5.目的和結論不壹樣。會計核算的目的是得到“真實的賬目”,結論是合法、公允、壹致的。相對而言,結論是“死的”,而財務的目的是企業財富或價值最大化,其結論是相對“活的”,沒有極值,只有恰當合理,結果不唯壹。
6.影響結果的因素不同。會計結論主要受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影響。企業選擇的相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不僅受到國家統壹的會計制度的制約,還受到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制約。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程度主要受企業的投資收益率、風險、投資項目、資本結構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
7.分類不同。會計包括財務會計(對外報告會計)和管理會計(內部報告會計),財務又分為投資者財務和經營者財務。這裏的出資人是指獨立於經營者的出資人和債權人,既包括實際出資人,也包括潛在出資人,如尚未出資但準備向某單位投資或借款的人。
壹、財務與會計概念:誰大誰小?
別人問我學什麽,我答“會計”。別人問我是做什麽的,我答“金融”。細心的人馬上會問,“財務”和“會計”有區別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很難給出壹個簡明的答案。“財務”包括“會計”還是“會計”包括“財務”,學術界和實務界壹直眾說紛紜,多年來沒有定論。
按照學科分類,“會計學”作為二級學科列在“管理學”之下,“財務管理”作為三級學科只放在“會計學”之下。在大學裏,會計專業、審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壹般設置在“會計系(學院)”下。從這個結構來看,似乎“會計”涵蓋了“財務”。
企事業單位都有名稱相近的財務部(處、科),但很少聽說有壹個部門叫會計部(處、科)。財務部的基本職能壹直是會計。隨著管理層對財務要求的提高,財務部門在其他方面的職能也凸顯出來。職能擴大後,財務部壹般分為幾個平行的部門:會計部、財務管理部、資金管理部等。從這個角度看,“財務”的概念大於“會計”。
“財務”與“會計”之爭作為壹個偽命題,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在西方,金融學作為金融經濟學的壹個分支,與會計學完全不同。目前,財務管理專業可以在大學的會計系、管理系和金融系找到。這種學科上的混亂,印證了壹個事實,“財務”和“會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財務和會計的職能:哪個更重要或更不重要?
從實踐來看,會計和財務的職能劃分和崗位設置是明確的,有顯著的分水嶺。會計根據實際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這也是傳統的、普遍的對會計的看法和理解。財務工作是以會計為基礎的。通過對會計數據的分析、整理和識別,得出相應的結論,為企業管理和系統改進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從崗位設置上看,會計由以下崗位組成:出納崗、稅務崗、物流崗、明細賬崗、總賬崗、財務報表崗。財務壹般由預算崗、財務分析崗、資金管理崗組成。會計工作有嚴格的法律制度規範,如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等,所以各公司的會計崗位都差不多。
財務工作比較寬泛,崗位設置因為每個公司的具體情況和側重點不同。比如TCL銷售規模大,財務部有專門的銷售信貸崗;華為R&D規模大,財務有R&D項目崗。
傳統會計工作在財務部門的權重大大降低,會計人員的比例也相應降低,在企業財務職能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相當壹部分上市公司的財務部,有不成文的規定:招聘應屆畢業生時,會計崗選擇本科生,財務崗選擇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