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會計信息造假的原因及對策(論文)

會計信息造假的原因及對策(論文)

欺詐是壹個敏感而沈重的話題,它像壹顆毒瘤,時刻威脅著人類社會和經濟活動的健康發展。同時,欺詐也是壹個全球性的問題。據稱,美國聯邦調查局將詐騙列為增長最快的犯罪行為,詐騙的嚴重程度使得美國聯邦調查局每年需要投入約24%的資金用於反詐騙工作。

欺詐是指用欺騙的手段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包括人們所能想象到的通過虛報來獲取利益的壹切方法。舞弊壹般分為對組織(企業)實施的舞弊和對組織(企業)實施的舞弊兩種,企業最常見的舞弊是財務報告舞弊。本文將圍繞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主要表現和危害,提出壹些防範和制止舞弊的粗淺看法,與同行探討。

壹,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主要表現和危害性

企業財務報告舞弊主要是指企業管理當局的故意舞弊。主要目的是通過虛增資產、收入和利潤,減少負債和費用,粉飾企業經營成果,欺騙投資者和債權人,謀取私利。主要表現在:①提供給財稅部門和銀行的財務報告不壹致。目前,這種現象相當普遍。企業為尋求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而向財稅部門提供的財務報告和銀行為尋求貸款而提供的財務報告,會反映銷售收入、利潤、存貨、應收(應付)賬款等不同數據。(2)編造虛假利潤騙取上市資格,以此欺騙投資者,圈錢。企業想要獲得上市資格,不惜在財報上造假。例如,根據成都某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案例,成都某企業在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材料中稱,1996年度利潤為5400萬元。經查實,該企業通過虛構產品銷售、虛增產品庫存、違規賬務處理等手段,虛報利潤157萬元,1996年實際虧損103萬元。3虛報利潤,誇大業績。這種現象在國企尤為突出。壹些管理層在功利主義的驅動下,為了提高自己的政績、聲譽和影響力,唆使編制虛假財務報告,騙取名利。

企業財務報告舞弊危害很大,其制造的錯誤信息會嚴重誤導各類決策者做出錯誤決策;虛假的損益報告會流失國家資產,侵害企業股東、債權人、客戶和員工的合法權益,給其經濟造成巨大損失。而且企業財務報告造假涉及的金額往往是觸目驚心的。比如美國施樂企業5年虛報收入60億美元;中國銀廣沙集團在1998至2001期間,累計虛構銷售收入1049626萬元,低估費用4945.34萬元,虛增利潤771567萬元。這些欺詐行為涉及金額巨大,不僅對社會、國家和個人投資者造成巨大危害,還可能導致公眾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乃至整個資本市場失去信心。

二,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有其主客觀原因,企業財務報告舞弊也不例外,主要包括:

(壹)私欲膨脹,道德缺失

詐騙分子的動機是由自身內在動機直接驅動的,為了某種目的而實施故意的違法犯罪行為。最典型的動力來自私欲膨脹帶來的壓力。這裏的私欲包括提高政治地位的需求和對經濟的占有。壹些企業管理層,為了誇大自己的工作業績,從而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強迫企業編造虛假財務報告,使得財務報告不僅具有經濟意義,還具有政治意義。同時,人作為社會的要素之壹,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除了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正當經濟需求,有些人還因追求奢華的生活方式、不良嗜好或不正當的男女關系而入不敷出。這樣的需求需要大量經濟資源的支持。當壹個人的需求超過自身條件時,嚴重的私欲膨脹和道德缺失足以促使詐騙者實施詐騙。

(二)制度不嚴,懲罰力度不夠

作弊者可以作弊,因為他們有機會。這裏“機器”有兩個意思。第壹,控制系統(措施)存在漏洞或缺陷,因此很難預防和發現欺詐。造假者做假賬,首先要找準控制制度(措施)的漏洞或缺陷;其次,會計控制制度是否嚴格,能否使其舞弊不留痕跡,不被發現。二是給了壹些企業的管理層太大的權力。壹旦權力失控,就會為犯罪創造條件。財務報告舞弊壹般由企業管理層和決策層授意,財務人員實施,如多計存貨價值、提前確認收入、隱瞞重要事項披露等。只有企業的管理層和決策層才有權利和條件去做。如果詐騙分子缺乏“機會”的條件,就無法實施。此外,懲罰不力也讓詐騙分子變得肆無忌憚,膽大妄為。目前適用於財務報告舞弊的相關法律法規不明確,使得舞弊的成本遠遠低於收益;對財務報告造假的懲罰力度不夠,大多以行政制裁和罰款為主,使得法律缺乏足夠的威懾力。

(三)監管機制存在缺陷,誠信觀念不強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追求利潤是本能,出現違規行為是必然的,但需要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予以糾正。但是,目前的監督機制還存在壹些缺陷。比如在稅務、傳媒、政法、銀行、審計等監管體系中。,無論從國家還是企業的立場來看,當管理層和投資者的利益在財務報告供應鏈中發生沖突時,壹些監管機構並沒有真正樹立起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理念和對國家、企業、個人誠信的理念。比如美國安然公司會計造假案的披露,就讓人對審計的誠信產生了質疑。誠信對企業和個人都壹樣。信守承諾,講信譽,強調忠實,恪守職業道德,是企業和個人生存發展的生命線。現在的社會格局是多元化的,特別是受到分配不公、貧富不均、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因素的影響。社會各個層面都不可避免的會有不誠信。如果沒有誠信觀念,就有可能出於各種動機,不擇手段地實施詐騙,以達到各自不同的利益。

三、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防範

我們知道,如果發生欺詐案件,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和對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是否有反欺詐措施,對國家或企業遭受的損失影響很大。所以在反欺詐措施上首先要防欺詐。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防範,主要是通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法律威懾、建立多元化監督機制、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等手段,確保企業正常、有序、安全運行,從而順利實現企業的各項目標。

(壹)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首先,完善制度是防範詐騙的基礎,也是杜絕詐騙機會的手段之壹。制度是人們的行為準則,也是壹種社會激勵機制。不完善的制度為舞弊提供了便利,只有符合要求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為防止舞弊提供合理的保障。要防止舞弊,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對於企業來說,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不僅要培養員工的自我控制意識,包括培養員工的誠信和良好的道德、工作能力和業務作風,還要建立員工、管理層、員工和管理層之間的相互控制機制,建立清晰的組織結構和有效的內部審計,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2.建立有效的會計制度。壹個有效的會計系統可以提供審計線索,以便發現或難以掩蓋欺詐行為。需要建立壹個有效、及時、完整的會計系統來區分真正的欺詐和無意的錯誤。

3.建立適當的控制程序。適當的控制程序可以減少舞弊的機會,企業應建立控制程序,提供對資產的實物控制、適當的授權制度和明確的責任分工。

其次,加大處罰力度是防止欺詐的保障。要區分不同的責任主體,強化責任人,明確責任分擔標準,懲治欺詐者。明確區分法律法規的適用標準和適用範圍,對造假者進行經濟處罰不僅要依據會計法,還要依靠法律的力量。訴諸法律的絕不手軟,追究民事和刑事責任的絕不姑息。充分發揮法律法規各自的約束力,起到打擊壹小撮、教育壹大批的作用。

(二)建立多元化的監管機制,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

1,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市場經濟離不開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調控。當今世界,沒有任何政府監管就沒有純粹的市場經濟,沒有任何市場機制就沒有計劃經濟。如果國家的壹些政策和規章制度有摩擦,壹些企業就有機會鉆空子,有時間鉆。政府要培育良好的監管環境,完善市場機制和法律體系,凈化法制環境,用法律的力量防止欺詐。

2.加強獨立審計職能。中國的審計結構由國家審計、私人審計和內部審計組成。國家審計的重點是對政府宏觀管理部門和國家重點建設資金的審計,對企業的監督不強。民營審計與被審計企業之間的雇傭和雇傭關系,使得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難以充分發揮。因此,有必要進壹步強化獨立審計職能。筆者認為:①應引入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並處理好審計委員會和監事會的關系。因為我國所有企業都有內部審計機構,但其職責只是根據企業管理層的安排對企業下屬部門或單位進行內部審計,並沒有足夠的獨立性對企業進行有效監督,而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的引入將有助於改變這種狀況。(2)加強註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使註冊會計師對同壹企業的專業服務內容不發生重疊;不在受聘企業工作;保持經濟獨立,不受制於企業等等。同時,要加強註冊會計師審計的法制建設和監管。

3.強化內部監督機制。要建立制度體系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高管對管理層的控制,強化高管的責任,約束其行為,嚴格信息披露,強化信息對稱。建立相互監督機制或設立舉報熱線,讓詐騙分子時刻處於“有人在監視我”的意識中,起到防詐騙的作用。

(3)加強誠信教育,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

社會風氣和工作環境對造假的滋生有壹定的影響。如果社會出現嚴重的信用危機,工作環境中充斥著造假、權錢交易、貪汙受賄,就會滋生做假賬、出具虛假財務報告的土壤。因此:

全社會要樹立良好的風氣,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圍。目前,“會計造假現象普遍,審計誠信問題嚴峻,會計審計誠信危機已經成為壹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贏得公眾的信任,要從個人做起,每個人都要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而不是用權宜之計搪塞,或者打擦邊球試探底線。只有通過執行可信和誠實的原則,我們才能建立壹個公眾信任的環境。

企業應加強誠信教育,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加強道德建設和誠信教育。只有潛移默化的誠信教育,才能讓道德發揮作用,才能讓員工在遇到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嚴肅的道德法律規範時不迷失方向。要制定科學的制度,實行開放的政策,公布行為準則或道德規範,要求員工嚴格遵守,讓制度和規則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企業財務報告舞弊檢查

對舞弊的檢查主要包括發現舞弊和調查舞弊。因為詐騙是壹種不易察覺的違法犯罪行為,從策劃到實施再到被發現,通常需要壹段時間。因此,對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檢查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了解和評價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防止舞弊的重要因素,但由於內部控制不完善和員工的疏忽而導致的內部控制失效會給舞弊者提供機會。在檢查舞弊時,應通過詢問相關管理層和員工並采取壹些數據進行合規性測試來了解、測試和評估內部控制是否合理有效,並註意可能存在的舞弊信號或跡象,如會計制度不完善、管理層壓力大、憑證和記錄不完整、業務或財務決策只有少數人做出、缺乏必要的控制和監督等,這些都表明內部控制存在漏洞,這是舞弊檢查中需要註意的線索。

(二)企業管理的敏感點分析

1,關聯交易。目前,關聯交易包括關聯方購銷、受托經營、資金往來和成本分攤等。是管理層利用關聯交易掩蓋虧損,大部分是為了調整利潤而發生的。在查造假的時候,要仔細尋找關聯方及其交易,理順整個上市企業的產權關系,仔細查看企業的會議紀要,有策略地問管理層,尤其要註意年底。關聯交易常被用來粉飾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是企業改善形象或反映管理層經營業績的重要舞弊方式。此外,還應分析關聯方交易價格是否合理,與下屬子公司或股東的交易(轉讓)是否正常。

2.收入的確認。檢查時應查看發票存根、提貨憑證,查看大額或異常交易的會計記錄,核實重大交易合同,分析是否存在虛構收入的情況。是否存在通過提前確認收入或記錄虛假交易的方式虛報收入,從而達到虛增利潤、誇大業績的目的。

3.庫存的變化。存貨常被用來操縱主營業務成本,從而達到虛增或減少利潤的目的。因此,要關註存貨的異常變化,掌握存貨的成本核算數據,必要時進行實地盤點,核實存貨。

4.未來事件的調整。重點分析企業是否存在未披露的重大事後事項。檢查是否有明年年初記錄的虛假交易,以掩蓋去年的虛假記錄;資產負債表未來是否存在合並、清算等重大事項;會計報表與同時披露的其他信息是否存在重大不壹致。

(三)抽查重要會計數據

會計記錄和相關原始憑證是造假的載體之壹,造假通常會在相關會計資料中留下痕跡。在舞弊檢查中,選擇重要的會計數據進行驗證和分析,以發現舞弊信號。如檢查“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其他應收款”的核算依據是否充分、合理,是否按收益期攤銷,以驗證企業是否在上述科目中虛列了當期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未計入損益。同時,檢查總賬與明細賬是否壹致。對於應收款和應付款,也要刨根問底,透徹了解其內容和性質。

(4)咨詢

舞弊檢查除了了解和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掌握相關證據,找出薄弱環節外,還應通過協商找到發現舞弊的切入點。檢查企業財務報告是否存在虛增利潤或真實虧損或隱瞞利潤欺騙投資者的情況,需要向政府部門、行業主管和銀行求證,了解其生產能力、生產規模、經營和財務狀況,是否存在資產重組和關聯交易,核實是否存在虛構銷售收入、少轉移銷售費用、少提或不提銀行貸款利息等虛增利潤的情況。是否存在銷售收入未入賬、虛構成本、虛構負債等隱性利潤。

當今社會,貪汙賄賂、偷稅漏稅、挪用公款等大多數經濟違法犯罪活動,以及大量的腐敗現象,都離不開做假賬。企業會計造假現象屢禁不止,每壹次虛假財務報告的曝光都沈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杜絕造假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行各業的通力合作,需要壹個公平合理和諧的環境,需要誠信的個人品質的支撐。

  • 上一篇:2020年國考面試時間
  • 下一篇:稽查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