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壹鳴表示,新格局是應對巨變的戰略選擇,需要改變、適應、主動改變。改變的關鍵是要考慮到百年不遇的巨變和影響。改變的關鍵是從加快構建雙流通發展新格局入手,重點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問題、流通體系的現代化水平問題、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流通問題、城鄉雙向流動機制問題、收入差距擴大問題、國內流通與國際流通銜接不完全問題。未來應主動求變,進壹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高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優化營商環境,進壹步改革開放,提高經濟循環質量和效益。
吳曉求提出,中國新時期的戰略轉型要以市場化改革和繼續開放為基礎,按照市場經濟改革規律設置制度設計的核心,重點是四個方面的改革。加快要素市場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推進人才改革和科技創新,進壹步深化金融改革。金融改革的重點在於職能結構、資產結構和風險結構的改革。
侯永誌提出要思考中長期發展的背景、前提和邏輯。科技創新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和迫切。推進科技創新,必須準確把握新壹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本特征。推進科技創新,必須清醒認識我國科技創新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科技創新是壹項宏大的社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