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顧名思義就是清廉,不損公肥私,不貪汙。知道了含義,我想問問妳們,妳們身邊是不是有許多關於廉潔的事?就先讓我來說說吧!
我的鄰居是開油坊的,別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傻老大”。原因是別的油坊賣20斤油摻了2斤水,價錢還很高;而他的油不摻壹滴水,平價銷售。因為他賣的油貨真價實,所以人們爭先恐後的買他的油。
有壹次,稅務所的叔叔故意少收了100元的稅款,“傻老大”發現後,及時補上了稅款,人們都說他傻,我覺得他傻的可愛,妳們覺得呢?
我們那裏經常有小販經過。壹次,媽媽在壹位素不相識的小販那裏稱了5斤橘子,把100元錢遞給小販,媽媽有急事,拎起橘子就走了,她忘了還沒找錢。回到家,她才說沒找錢。我想:那個小叔叔應該走遠了。我們吃晚飯的時候,聽到壹陣急促的敲門聲,打開門壹看,原來是那位小販叔叔,只見他氣喘噓噓,還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大姐,我……我忘了給妳找錢,這是妳的85元錢。”媽媽接過錢,連聲謝謝都還沒來得及說,小販叔叔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望著朦朧夜色,我覺得心裏暖暖的。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事,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這裏,我倡議,讓我們行動起來,爭做廉潔小衛士。
《廉潔修身》有感
今天,我讀了《廉潔修身》這壹本關於青少年修身養性的書。讀後,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壹名好少年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誠實守信、勤勞節儉、謙虛禮讓、自省自律、遵紀守法……其中,最讓我感悟深刻的是:誠實、守信、節儉。因為我覺得這三點對於青少年很重要。
說起誠實,這本書中《司馬光賣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司馬光是北宋大臣,史學家,他知識淵博還精通音樂,律歷,天文等。這篇故事講的是,有壹天,司馬光想把他的馬賣了,還把馬的老毛病告訴買主。說到這裏,大家可能會覺得他很傻,因為這樣,那匹馬就不能賣個好價錢了。不過,他說的壹句話使我萬分敬佩他,他說:“壹匹馬賣錢多少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做人必須誠實守信,這是很重要的。”聽了這句話,難道妳不會對司馬光佩服得五體投地嗎?我就會。司馬光這種誠實的品質多麽可貴。我們要學習司馬光這種品質,在家中、在學校、在社會中,我們都要有這種好品質。
讀白居易故事有感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閻王話長短。”從古到今,我們中國出了許許多多的清官,他們也留下了許多關於令人敬佩、廉潔奉公的故事。
今天,我就給大家說壹個關於為官清廉、兩袖清風的故事吧!這個故事名叫《白居易怒打行賄者》。在唐朝貞元年間,白居易考中了進士,被派到陜西當縣太爺。不久,住在城西的趙鄉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壹塊地去打官司。為能打贏官司,趙鄉紳在鯉魚的肚中塞滿金銀財寶,送到白居易手上。而李財主則在西瓜裏塞滿黃金送了來。白居易不喜歡有人走後門,於是就叫衙役,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人們壹片嘩然。白居易命令衙役把他們倆拖到壹邊狠狠地打四十大板。人們各個都拍手稱快。那些行賄的銀子,也就用來救濟貧苦的人。看了這篇故事後,我的心頭為之壹振!白居易真是壹個清官!他做到了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在現在這個世界裏,像這樣清廉的官已經不少了!我們壹定要學會清廉!讓我們向著名詩人白居易學習,學習他的奉公守法、廉潔清正吧!
生活中的廉潔
廉潔,自古以來就是壹種可貴的品質。因為它的存在,使人們更有氣質,更正直,更純潔。因此古人愛上了它。明朝的於謙曾經說過:“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唐朝的白居易也說過:“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可見它是那麽吸引人,那麽可貴。
然而人是壹種奇怪的動物,在改革開放的時代他們卻拋棄了這高尚的品質。有些人選擇了賄賂,貪汙,用不正當的手段、伎倆得到自己所想要的利益和權利。
此時此刻我的腦子裏圍繞著“廉潔”二字,看著絲絨般的晚霞鋪滿天際,夕陽的余暉斜射進來。廉潔,如同樹般正直,廉潔如同白雲般純潔透徹,廉潔,就是要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水以清為貴,人以廉為尊。
愛廉說
周敦頤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不只是古時候,就是現在,人們也應該學習蓮花的正直、不同流合汙的君子品質,這樣壹個道理,作為中學生的我也能夠明白,但是有許多接受過廉潔教育的黨員幹部似乎淡忘了為人正直清廉這壹做人準則。
我壹向希望中國能像陶淵明描寫的挑花源壹樣,就算沒有如此和睦,景色沒有如此優美,但是貪官汙吏哪怕少那麽壹點也好啊。中國每年被貪汙的人民幣保守數額竟在2萬5千億左右。看到這裏,我的心似乎被重重的錘了壹下,天啊,這可怨不得我朋友的父親會說,想在我那朋友上高中時移民澳大利亞,原因是中國社會環境不如人意。初次聽講,我很不開心,將這壹切歸於他們壹家崇洋媚外,可是我最終發現他們也許是對的。
清廉正直是做人的很基本的準則,古往今來,歷代賢人無不反腐倡廉,人應該是進步的,為什麽到了繁榮的現在,卻退步了呢?
作為中學生的我希望大家壹起行動起來,從我們自己做起,做壹個正直清廉的人。
廉潔進校園
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君不見,壹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熱映熒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的事跡震撼人心,影響甚廣。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廉潔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聽到這裏,大家也許會有疑問,我們只是壹所學校,與地方政府和各級機關相比,廉潔怎麽能提到這麽高的位置呢?其實,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廈,離不開我們每個行業、每個部門、每個公民的***同努力。廉潔是綻放於人類之樹的壹朵鮮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
我們小學生也應該高舉廉潔的旗幟,自覺與社會的腐敗力量做鬥爭,只有這樣才不愧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榮譽稱號。
廉潔從我開始
當我拿到關於廉潔小故事的征文通知時,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廉潔。翻開字典,廉潔是指不貪汙、腐化,不奢侈浪費,不以權謀私、貪贓枉法。同時也指有道德修養、行為純潔,不隨便索取不應有的報酬和不正當的財產。我有點兒明白廉潔是什麽意思了,大概就是不隨便要別人的錢和禮物吧。
我們班同學就有不廉潔的行為。有壹次老師在黑板上布置了許多家庭作業,其中有壹位同學就不想抄作業,他拿不出壹塊錢對另壹位同學說:“我給妳壹塊錢,幫我把作業抄下來。”那位同學真的收了壹塊錢,還幫他把作業抄了。他們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我可不要去學他們。還有壹次我在學作文的時候,看到壹位家長拎著壹大盒包裝精美的月餅,希望老師收下,還對老師說:“您辛苦了。這點心意請收下吧!”可是老師並沒收下,而是笑著說:“這是我應該做的,請您把月餅拿回去吧!”那位家長只好把月餅又拎回去了。我想這就是廉潔吧,我喜歡這位老師。雖然我對廉潔的意義了解並不深刻,可我知道怎樣去做壹個廉潔的人。
廉潔從我開始,從我身邊點點滴滴開始。
廉政進校園
自古以來,很多人就把“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意思就是做壹個不隨俗浮沈、質樸高潔的人,這同樣也是任何壹個正直的人都該做到的基本原則。
換壹個角度,來看看我們學生自己。盡管與那些腐敗分子貪汙幾百萬是不能比的,但有壹些事情還是必須引起我們足夠註意的。有些同學可能對於“權力”看得比較重,所以在壹些班幹部的選舉中,就會耍些手段,像拉壹些關系比較好的同學來選自己,要不然就是請客或者是買些小玩意送給他們;再比如兩個朋友之間,因為關系好,所以在班上壹些事情上就互相包庇、袒護,甚至在考試時彼此作弊… …這些都是壹種變相的不廉潔,是朋友之間的所謂“義氣“造成的。可能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壹定得引起足夠的註意,否則誰也不能保證這些“義氣”以後不會毀了他們壹輩子。
廉潔壹向是我國的傳統美德,那麽讓大家壹起行動起來,讓廉潔走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