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瀘州市納溪區天仙洞簡介

瀘州市納溪區天仙洞簡介

納溪天仙洞景區位於長江和永寧江的交匯處,距瀘州29公裏。

景區內有壹片巨大的石灘,中間矗立著壹根石柱。它有壹百多米高,大約兩米厚,全部是相互擁抱的鵝卵石。石柱像壹支利箭,刺破藍天,歷經千年風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寶島嶺前端的手指石高約3米,直徑5米,巨石底部有壹塊1米大小的石頭。手指輕輕壹戳,巨石就會晃動;風壹吹,就會左右搖晃,好像隨時都要滾下來。幾千萬年來,它就這樣顫巍巍地站著。幾年前,壹個好事者打賭,32個人把壹根繩子繞在壹塊巨石上,使勁拉了半天,石頭還是壹動不動。進入天仙洞景區,有壹塊巨石突出,圓形如巨鼓,故稱鼓耳石。石頭天然無痕,卻有泉水仿佛從毛孔中浸出,汩汩而至,終年不絕。聚集在石頭下形成壹個水池,大而不足,壹年四季既不滿也不幹。

天仙洞雨量充沛,常年雲霧環繞,流水潺潺,僅瀑布就有30多處。景區內植被特別好,生長著紅豆、楠木、冷杉等珍貴樹木。被稱為古生物活化石的桫欏樹多達500株。這裏的山民環保意識很強。燒柴只挑枯枝。現在有狐貍、刺猬、山羊、野豬、豹子、金絲猴、猴面鷹、白鷺、巨蟒等幾十種野生動物。孔雀河常年棲息著數以萬計的白鷺。春末夏初,到處都是白鷺蛋,卻沒人撿。白鷺在青山綠水間起落,呱呱鳴叫,給寂靜的峽谷增添了許多生機,形成了壹道獨特的風景。

峽谷的另壹個奇觀是螢火蟲。每年初夏,地裏的秧苗拔節的時候,無數的螢火蟲聚集在孔雀谷。站在山頂往下看,密密麻麻的螢火蟲匯成長達數英裏的長龍,在峽谷中閃爍,頗為壯觀。專家表示,螢火蟲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像螢火蟲溝這樣的場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天仙洞位於長江與永寧河交匯處,距瀘州29公裏,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蜀漢丞相諸葛亮率五萬大軍在此與孟獲激戰,壹舉擒獲孟獲。諸葛亮的指揮臺,軍帳,孟獲被俘釋放的地方,至今依稀可辨。孔雀河旁的巖壁上,刻著壹首散曲:“人生七十古來,除老幼,中間時日不多,尚有寒氣煩惱。妳不可能在世界上賺更多的錢。官員花錢大手大腳,心事重重,早就白頭了。請小心眼前,每年埋雜草。草叢中有新老墳,大多清明不掃。”署名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書法不是上品,但字跡蒼勁有力,筆畫間有蒼涼。散曲不是石達開的作品,但和他當時的心情是壹致的。天仙洞裏有十幾塊石達開的作品石刻。天仙洞因其獨特的景觀,歷史上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文物古跡眾多,大部分保存完好。

央視特別節目《走遍中國》攝制組還深入納溪區天仙鎮天仙洞景區拍攝天仙洞價格碑。

天價碑位於省級風景名勝區天仙洞景區,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時在丫蛋懸崖上的古棧道上開鑿的。根據巖石表面,它嵌在壹個高度為65,438+0米,寬度為65,438+0.8米的石龕中。紀念碑距離地面5米,長約3米,寬約2米。上面刻著這樣的話:清順治四年貴司,米值三十余兩銀子壹桶,豬、牛、雞、鴨未成羽前賣十二兩銀子,事後無價...老虎吃人。康熙辛亥十年,五谷生兩穗,牛退雙生,治甲子三年,米賣兩千多字壹鬥...碑文***208字,楷書鐫刻,剛正有力,題字為“清光緒二十壹年七月二十七日”。碑文從1653到1887記錄了清代順治至光緒年間川南地區糧食和農產品的價格變化,真實地反映了清朝二百多年的物價歷史。碑文還記載了天文現象和奇聞軼事,作者小也奉勸世人行善積德,以延年益壽。我們可以從清代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和自然中吸取許多教訓。據文物專家介紹,這是四川省迄今為止發現的唯壹能夠反映清代二百多年物價變化的摩崖石刻價格碑,為研究我省乃至全國清代的歷史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 上一篇:臨海市關於企業項目復工的通知(臨海市關於企業項目復工的最新通知)
  • 下一篇:賣房個人所得稅怎麽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