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楊海濤先天失明,但有著與生俱來的歌唱天賦,小時候,鄰居家的收音機是他歌唱事業的“啟蒙老師”。楊海濤11歲就在全國殘疾人藝術比賽中獲獎。小學畢業後為了謀生,他到甘肅省盲聾啞職業學校學習按摩,18歲畢業後成了壹名出色的按摩師,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蘭州安了家,但他並未放棄自己的聲樂夢。1999年,楊海濤憑借壹曲《懂妳》傾倒了無數人,並於2001年進入省殘聯工作,同年加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7年來,楊海濤先後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近200次。楊海濤不僅有著極高的音樂天分,他對語言的學習能力也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幾乎是每到壹個國家,他都會排練壹首當地的歌曲送給觀眾。
盲人歌手楊海濤曾是寧夏銀川盲校學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媽媽,和妳們……”
站在“鳥巢”的中央,他的喉嚨裏流出天籟般的《天域》,迷醉了所有觀眾。“歌聲裏,白雲在藍天上飄過。歌聲裏,鮮花在草叢中開放。”--那是他夢裏的畫面,他的生命裏總是有夢。他叫楊海濤。
用雙手點亮生活
楊海濤和弟弟楊海軍從來就沒有看見過眼前這個斑斕的世界,先天失明讓這對兄弟從小就生活在黑暗中,但即便看不到,他們也能感覺到家庭生活的困頓。
那個時候,鄰居家的收音機是海濤快樂的源泉,因為那東西會發出很美妙的旋律,聽到這種叫做音樂的東西,海濤仿佛能感覺到什麽是顏色。
在銀川盲校上學的時候,海濤的聲音已經讓老師和同學驚為天人,閑下來的時候他很樂意給大家唱歌。“下午唱歌,還能給大家提神呢!”可是當他16歲從盲校畢業的時候,他卻選擇了去蘭州學中醫按摩--為了生計。
看不到爸爸媽媽,但是海濤兄弟倆用心感受到他們的辛苦,多年的勞累還讓他們的媽媽得了肩周炎,疼的時候胳膊都擡不起來。“心有靈犀”的兩兄弟決心要學門手藝養活自己,好讓爸爸媽媽少操心、多放心。
18歲,剛剛成年的海濤已經輾轉西安、廣東等地打工,即便是在獲得四年壹度的全國匯演壹等獎之後,他仍然回到廣東,堅持當盲人按摩師。在他看來,音樂帶來歡樂,歌唱帶來榮譽,但生活還是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建造。親手給媽媽治好肩周炎更讓他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現在,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裏,兄弟倆不僅嗓子是寶,手也是寶。按摩的手藝幫很多團裏的夥伴減輕了身體上的傷痛。
用歌聲唱響世界
“他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禮物!”當海濤在瑞士唱罷當地名曲《阿爾卑斯山的玫瑰》時,特地趕來現場親自伴奏的曲作者如此驚嘆。
上天奪走了海濤的光明,但賜予了他天籟般的嗓音和歌唱的天賦。11歲時,小海濤就在全國殘疾人藝術比賽中獲獎。1999年,他在蘭州學按摩的時候,壹曲《懂妳》傾倒了當地的殘聯領導,特地為他請來當地藝術團的老師輔導。2001年,他被調到甘肅省殘聯。他的生活開始變得不同了。
11月,他第壹次來北京演出。12月,他第壹次走出國門,去馬來西亞演出,才19歲的海濤已經讓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都為他自豪。回國之後,他就正式加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至今,他把歌聲留在了五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濤的歌喉讓世界各地的觀眾為之傾倒,而更讓他們嘆服的是海濤的“絕活”--用當地語言演唱當地名曲。
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的玫瑰》的曲作者握著海濤的手說:“妳優美的歌喉與純正的瑞士德語發音令我吃驚!”在韓國,聽他唱完韓語歌《朋友》之後,觀眾驚訝地問:“他是朝鮮族吧?”在澳大利亞,聽完他演唱的音樂家驚嘆:“他唱的是澳洲土著英語!”在墨西哥,他把壹首當地人都很難演唱的西班牙語民歌唱得字正腔圓、飽含深情。墨西哥副議長贊他“是壹個奇跡”!
雖然作為盲人,海濤的聽覺比別人敏銳很多,但是要學會這些完全不同的方言,對只上了小學的海濤來說,還是很艱巨的。第壹次要唱英文歌《My Dream》(《我的夢》)的時候,海濤真的心裏沒底。他壹遍又壹遍反復聽碟,還跟中殘聯的老師學發音,終於唱出了純正的《My Dream》。慢慢地,海濤找到了自己學外語歌的訣竅--“白天不動,晚上學”。“夜深人靜的時候,戴上耳機,每個字的發音聽得更清楚了,學得很快,也不會打擾別人。”
在藝術團裏,從歌唱中,海濤找到了另壹個自己。“唱歌讓我更有信心,站在舞臺上,我更快樂、更自信,這已經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今夜的舞臺中央,他放聲歌唱:“歌聲裏,我看見了美麗的姑娘。歌聲裏,我走進廣闊的天域。歌聲裏,我走進幸福的天堂。”
怎麽搞的,壹回來就有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