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如果妳殺了人,妳必須得到經濟賠償。如果兇手沒有經濟,就變賣財產,通過民事賠償或者附帶民事訴訟進行賠償。如果他被判死刑,他的家人(比如繼承人)會為他的遺產支付賠償金。沒有家屬的,由他所在單位或者住宅小區相關負責人代為賠償。根據刑法規定,因犯罪行為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刑事處罰,並根據情節給予經濟損失賠償。《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和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行為人構成故意殺人罪,依法被判處刑罰的,仍需履行賠償責任。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提出具體賠償請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十六條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刑事處罰,並根據情節給予經濟損失賠償。負有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足額繳納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對被害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