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列收入違反會計法。如果這類報表用於向投資者、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等報告。,無論是用於融資還是提供統計數據,視後果而定,都會觸犯民法和刑法,而不僅僅是行政法規。
這兩種行為都是偷稅漏稅,稅務局會從繳稅和繳納滯納金到罰款,到民事訴訟,到刑事訴訟,坐牢是肯定的。
違法行為的責任人應承擔企業的責任。除企業自身的民事責任(經濟觸發、賠償、關閉)外,策劃、指揮、指使、參與其中的相關人員應承擔法律責任。但是要承擔的責任不壹樣,判刑的輕重要看角色。如果只是老板逼的,在有證據的前提下減輕或免除處罰。
擴展數據:
稅務機關在稅收征管和稅務檢查過程中,要堅決制止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虛列成本,嚴格按照稅法規定,彌補因虛列成本而偷逃的稅款。同時,根據情節輕重,處以壹定的罰款或提請司法機關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行政部門弄虛作假,重復撥款,虛列支出形成總預算。實施後確認,這些臨時資金屬於縣財政上壹年度以公共和專項名義撥付給各單位的資金,但財政部門在撥付資金時明確告知收款人,資金不能使用,財政要收回。
百度百科-會計法
百度百科-未實現成本
百度百科-未實現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