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房用於村民(居民)建房,用地壹般以劃撥方式取得,在壹定程度上降低了房地產的開發成本,銷售價格較低。除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的生產生活使用外,城中村的部分土地已經開發為房地產,開發出來的房屋可以進入市場銷售。
轉型的補償標準是什麽?
1,宅基地補償:
不同地區的補償標準不壹樣。壹般情況下,壹線城市的壹塊宅基地可以替代同地段300平米的高層住宅。這是政府倡導和決定的補償方式,也是底線,不能低於這個標準。當然,每個村基本都會按照這個標準,有的村甚至會提高補償標準。比如將300平米分給集體組織的村民作為室內面積。
2.臨時安置費和搬遷費:
臨時安置費按15元/平方米計算,搬遷費按10元/平方米計算,截至2011為標準。但是最近國有土地的征收拆遷,增加了這兩個量。城中村改造的補償肯定會參照這個標準相應提高。
3.地上房屋補償裝修資金:
沒有明確的具體標準可供參考,壹般由評估機構確定。當然,評價機構有具體的評價標準。室內裝修賠償基本差不多。
4.停產停業損失:
這個費用主要是對經營性用房的補償,比如停建期間沿街門簾和城中村企業或公司的損失補償,壹般通過協商或評估確定。
5、拆遷獎勵:
各村制定村獎勵標準,不能統壹。
6.其他補償或補貼:
各村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或參照上述標準,分別對困難戶進行支付和補償,主要由村集體組織通過補償方案確定,具體視村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