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滑坡區地形陡峭,坡度35度至50度。地形條件不利於邊坡穩定,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效的滑動空間。
其次,滑坡區為第四系殘坡積物,主要為粘性土,厚度大,穩定性差,是滑坡形成的內因。
第三,持續的雨雪天氣是滑坡的直接原因。1988月期間,該地區持續降雨降雪,沈積物經滲透浸泡後含水量達到飽和,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滑坡。
第四,宜良縣“9.7”地震對滑坡的形成也有壹定的影響。
壹些村民懷疑山體滑坡與煤礦的采煤活動有關。江回應說:“這個地區唯壹的煤礦是高坡煤礦,礦區邊界距離滑坡500米。根據實地調查和對滑坡原因的分析,沒有發現滑坡與采礦活動有直接關系。”
壹位村民說,之前滑坡上已經出現了裂縫,寬度超過50厘米。但記者就此反復求證,其他受訪村民均表示並無此事。昭通市市長劉建華表示,該地歷史上從未發生過滑坡災害,歷次地質災害調查也未發現隱患,因此不是地質災害隱患監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