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講堂 - 以單位性質參與公共事務是什麽意思?

以單位性質參與公共事務是什麽意思?

參公單位也稱參公事業單位,是指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參照管理)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組織。其法律依據是2005年5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參加租住公單位是什麽意思?

2005年5月《公務員法》頒布,從法律模仿的角度確認了事業單位的身份。根據《公務員法》第壹百零六條的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除地勤人員外,經批準參照本法管理。2006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實施方案的附件五——《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審批辦法》規定了事業單位的審批辦法。

事業單位作為壹種特殊的事業單位,具有壹定的特點,主要表現在與行政機關和壹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和聯系。除了這類設備,兩者都屬於事業單位編制,只是實行的是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實行公務員制度,後者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參與機構和機構所享有的資源是不同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參與機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可以通過其管理身份的建立來增強;2.參與公共管理的身份保證了參與公共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有與公務員類似的福利待遇。

  • 上一篇:企業法律風險體檢應註意的事項
  • 下一篇:公檢法與政法委的關系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