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是黃金制品的色標。24k金常被認為是純金,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8%。有的商家甚至引入“萬足金”概念進行炒作(含金量最高可達99.999%,但萬足金的說法並未得到國家認可)。
理論上100%的黃金可以稱為24K金,但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我國規定含量超過99.96%(含99.96%)的黃金可以稱為24K金。又名千足金。社會上對24K金的理解是千足金。
黃金及其制品的純度稱為“成色”,市場上黃金制品的成色標誌有兩種:壹種是百分數,如G999另壹種是k金,如G24K金、G22K和G18K等。在中國,黃金制品的印記和識別卡是有規定的。壹般是廠家代碼,材料名稱,內容印記等。都是必須的,沒有印記的產品不合格。國際上也是如此。
但是對於壹些非常小的產品,也是允許不標註的。根據國家標準GB11887-89,每克拉(英文carat和德文karat的縮寫,寫作K)的含金量為4.166%。
指的是99.99%的純金,也通俗的說壹個人在某種性格上是極端的。
註意:
1,k:指黃金的純度。指與24種重金屬壹起熔煉的純金份額。例如,24K由24份純金制成。18K由18份純金和6份其他金屬制成。
2.純度:指顏色的亮度。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壹種顏色的亮度取決於這種色調發出的光的單壹程度。人眼能夠分辨的具有單色光特性的顏色都具有壹定的鮮艷度。不同的色調不僅有不同的明度,也有不同的純度。
比如,紅色是顏料中純度最高的色相,橙、黃、紫也是顏料中的高純度,藍綠色是顏料中純度最低的色相。在日常視覺範圍內,眼睛看到的顏色大多是灰色,即不飽和色。
隨著純度的變化,世界有了如此豐富的色彩。即使同壹色調的純度稍有變化,也會帶來色彩個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