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由勞動力、市場和資本(任意答案2分);
(3)大力發展民用工業,與貿易相結合(65,438+0分如果有意義);
(4)改變了國家的社會性質(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1分);
(5)改革是強國之路;改革要立足國情;(講道理可以得2分。)
試題分析:(1)此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記憶能力,難度相對較大。根據材料1、2的文字內容,“18619,俄歷2000年2月,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法令(又稱219法令)”和“18766”。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俄國農奴制的改革;日本明治維新。(2)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和總結能力。從材料上看,“農奴”壹詞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不再允許地主買賣農奴,幹涉他們的生活;農奴“解放”後,可以得到壹塊土地,但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可見,1861年的農奴制改革,不僅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者人身自由,也為地主向資本家的轉化提供了資金。(3)材料2中的中文文字“糾正了以前的錯誤觀念,認識到大力發展民用工業並與貿易相結合是“英國致富之道”,也是日本成為強兵富國之道”,說明日本為實現“強兵富國”采取了大力發展民用工業並與貿易相結合的措施。(4)本題主要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被認為是兩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因為兩者都改變了國家的社會性質(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5)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材料概況的分析能力。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直接得出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啟示,即改革是強國之路;但是,改革必須根據國情來制定穩妥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