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辛亥革命後黃興何去何從?

辛亥革命後黃興何去何從?

說起黃興這樣的人,大多數人都記不清,不認識,但就是這樣壹個人,在辛亥革命中,在幫助孫中山建黨組閣中,幫了很大的忙。

黃興和孫中山的關系雖然很好,但可以稱得上知己。即使在他們的聲望和威望超過孫中山的時候,當他的下屬曾經勸他換掉孫中山和他在黨內的地位的時候,黃仍然堅決拒絕,並且斥責他的下屬心胸太狹隘,只知道眼前的利益,不註意中國的長遠發展。但眾所周知,即使兩個人的關系和感情很合拍,很契合,但面對某些事情時,還是經不起考驗。

1913年3月,宋遇刺身亡,孫中山聞訊回國,力勸三軍討袁,而黃興傾向於打破臨時契約,以法律手段和平抗爭。在這件事上,孫和黃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壹場聲勢浩大的以武力爭奪袁的鬥爭就此展開,史稱“袁”。第二次革命?。當然,二次革命以孫壹方的慘敗而告終,這不僅影響了孫與黃的關系,也有學者認為二次革命以武力討公道是壹個不幸的開端。它破壞了辛亥革命後建立的代議制政權,成為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反復革命和反革命的開端。

此事發生後,孫與黃的關系降至冰點,矛盾和爭吵在所難免。據史料記載,在那個特殊時期,每當兩個人見面,都會因為壹些黨內事務發生激烈的爭吵,從飯局開始到結束。後來,由於與孫意見不合,黃選擇在革命後離開中國,只身赴美。孫與黃分道揚鑣。

事實上,當時許多革命者在選擇自己的出國地址時都選擇了日本,而黃卻選擇了只身赴美。這是因為黃在加入革命黨後,對黨所倡導的三民主義和民權非常感興趣,所以在憤然離去時,仍然選擇了去民主和民權高度發達的美國。很多人猜測,黃先生去美國不僅是為了繼續研究民主的真諦,也是為了研究三權分立和三民主義的區別,以幫助革命黨回國後的更新和重建。更重要的是,黃到美國後,壹心學習,聯絡外國友人,全然不顧孫為鞏固自己的地位而排擠自己的做法。因此,可以說,黃是壹個關心中國大事,把壹些民族問題和民族事情看得比自己還重要的人。

黃赴美繼續研究民主也與他的個性有關。據史書記載,黃是個固執的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所以他真的有這樣壹種沖動和熱情,這種沖動和熱情使他想的不是如何在憤然離開後報復孫先生,而是繼續利用這段時間深造,不怕別人說什麽,只為實現自己的理想。

綜上所述,妳可能不僅認識了黃,而且對他的性格也有了進壹步的了解。黃出生在壹個世代儒生頻繁的家庭,而他本人就是儒生,所以他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黃深受士大夫階層思想的影響,具有極強的愛國精神。我想,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黃在與孫發生矛盾後,才遠赴美國為黨尋求出路。

1915年,遠在美國的黃興聽說袁世凱稱帝,命令兒子和秘書先後回國,參加保衛袁國家的運動,並動員張謇、唐守謙、盧榮廷等反對袁世凱。次年7月,黃興回到上海,與孫中山和解,此時黃興積勞成疾,於6月31日在上海病逝,終年42歲。

  • 上一篇:美國的犯罪會影響下壹代嗎?
  • 下一篇:學法律以後有就業前景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