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法規對違法企業法人作出的行政處罰。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被吊銷後,應當依法進行清算。清算程序完成並辦理工商註銷登記後,企業法人消滅。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壹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節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暫扣和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
(壹)在登記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或者未經批準擅自開業的;
(二)擅自變更主要登記事項或者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範圍從事經營活動的;
(三)未按照規定辦理註銷登記的;
(四)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其副本的;
(五)逃避、轉移資金或者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六)從事非法經營活動。
企業法人按上述規定處罰時,應視違法行為情節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和經濟責任;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擴展數據:
當企業或店鋪不符合經營條件,如衛生條件不達標、不按時納稅時,工商部門有權註銷該店鋪的營業執照,即吊銷營業執照。沒有營業執照是不可能正常經營的,如果繼續經營就是非法經營。
吊銷營業執照是工商執法中的處罰條款。只有當企業或店鋪觸碰到壹些不符合工商規定的地方,工商部門才會實施吊銷營業執照。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和企業申請註銷登記是市場主體退出市場的兩種方式。雖然兩者都導致公司法人資格的消亡,但其法律後果卻大相徑庭。
註銷登記是基於企業的申請,是企業的主動行為,也是企業合法退出市場的必由之路。這不僅是投資者和股東的合法權利,也是他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
吊銷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給予的最嚴厲的行政處罰。吊銷營業執照意味著企業法人資格被強制剝奪,其民事主體資格和經營資格將消失,企業不得繼續從事市場經營。
百度百科:吊銷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