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虛擬財產侵權的現狀如何?

虛擬財產侵權的現狀如何?

壹、虛擬財產侵權現狀如何?(1)盜竊很常見。在所有涉及網絡虛擬財產的侵權問題中,盜竊網絡虛擬財產的案件在數量上占比最大,盜竊網絡虛擬財產的現象非常普遍,61%的玩家網絡虛擬財產被盜,33%的用戶ID被盜。(2)侵權方式多種多樣。從技術角度看,各類特洛伊馬程序是網絡用戶的主要威脅,93%的網絡虛擬財產侵權都是由特洛伊馬程序攻擊的。此外,還有壹些典型的方式,如詐騙、搶劫、外掛、復制等。,還有壹部分是網絡用戶自己操作不當造成的。(3)侵權範圍越來越廣。網絡虛擬財產的侵權範圍已經從最初的專註於裝備、金幣、網絡遊戲中的人物,發展到存在於特定網絡虛擬空間中的所有專屬網絡虛擬財產,如ID、郵箱、QQ號等。(四)訴訟範圍繼續擴大。實踐中,當事人壹般要求對方通過恢復網絡虛擬財產、賠償經濟損失等方式承擔財產責任。但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當事人提出訴訟的範圍也擴展到了精神損害、名譽、著作權等層面。比如上海某玩家起訴某遊戲提供商刪除其武器裝備,即提出“道歉”的請求。(5)侵權用戶難以確認網絡用戶註冊時基本使用自己的虛擬姓名。壹旦發生侵權,侵權用戶的身份往往不明確,網絡運營商通常會成為替罪羊,被起訴到法院。二、網絡虛擬財產維權難(壹)保護機制不健全。我國目前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只是基於其他法律中的類似規定。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來保護網絡虛擬財產,也沒有專門的機構來解決這個問題。受害者無法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司法機關接到此類案件也因為沒有法律依據而無從下手。(2)取證難是侵權人“逍遙法外”的重要原因。公安機關向公安機關報案網絡虛擬財產被盜,公安機關的回復很明確:“妳必須提供妳對被盜設備擁有所有權的證明,才能立案”。而合法權益受損的玩家,大多拿不出直接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歸屬,或者相關證據被運營商掌握。運營商往往以涉及其他玩家隱私權、沒有司法部門出面為由拒絕提供相關證據,導致司法機關無法及時立案處理,因為沒有法律依據。(3)價值難以認定。實踐中,確定網絡虛擬財產價格的標準主要有三個:壹是網遊運營商制定的官方價格因主要考慮銷量而過於偏頗;二是玩家私下進行的線下交易價格,因為容易受感情等因素影響,隨意性極大;三是根據玩家的投入成本來確定虛擬財產的價值,因為不同玩家的成本不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見,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存在弊端,難以形成統壹標準。(4)缺乏法律維權意識現實中,網絡虛擬財產受到侵害後,玩家通過法律手段成功追究責任的情況並不多見。因為數額小,不值得報案,即使公安機關報案,也不會立案偵查。大多選擇沈默,使得不法分子在沒有相應懲罰的情況下越來越囂張,進而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侵害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玩家法律意識淡薄,缺乏法律維權意識。由於網絡電子競技遊戲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的熱門話題,很多人甚至將其視為最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對虛擬財產的保護。基於虛擬財產被侵害的事實,這種行為非常普遍。因此,為了維護網絡虛擬財產,有必要構建壹個更加安全的網絡環境。我國在網絡安全防範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上一篇:如何應對新合同中的降薪降福利?
  • 下一篇:《創世紀》裏每個人的結局又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