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帶”是京廣、滬昆、渝長走廊沿線的三大經濟開發區。從產業、生態、交通等方面規劃“長株潭”的未來:明確到2035年,將長株潭建設成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三市將通過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引導產業合理分工和布局,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構建高質量的產業體系。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壹核三帶”區域發展思路,是我省把握發展新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發展新格局、推動甘肅省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好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經濟和社會系統是壹個普遍、多維和復雜的系統。只有堅持系統觀,加強前瞻性思維和統籌規劃,更加註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才能使各領域的發展有機統壹、相互促進。甘肅地域遼闊,區域差異大,資源稟賦不同,必須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走合理分工、錯位發展之路。推進“壹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建設,既著眼全省發展大局,又立足地方特色和優勢,明確不同類型區域的主體功能和主導產業,同時註重牽引,充分發揮輻射作用,必將推動形成充滿活力的區域發展態勢,為甘肅高質量發展構建堅實支撐體系。做好“壹核三帶”這篇“大文章”,需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開放意識,這與國家相關發展戰略的實施息息相關;深入跟蹤研究並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壹帶壹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等與我省密切相關的政策,主動與國家部委溝通,積極尋求與相關省區市的合作,不使政策“分身乏術”,不失時機;充分挖掘我省區位和資源優勢,使“五個建設”目標盡快見效。要緊緊圍繞“四強”行動,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突破口,推動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全面躍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十九條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的遵守和執行;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通過和發布決議,審查和決定地方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事業的計劃。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準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及其執行情況的報告;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權限內,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