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醫療事故的侵權責任如何認定?

醫療事故的侵權責任如何認定?

法律分析:在診療過程中,要看具體情況和情節,看有沒有侵權。《民法典》對這種侵權行為作了概括性和列舉性的規定,即符合以下具體規定的,應當認定為侵權,不屬於以下法律規定的,也可能產生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18條。患者在醫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壹千二百壹十九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對患者的病情和醫療措施予以說明。需要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和替代醫療方案,並征得其明確同意;無法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明確同意。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規定的義務,給患者造成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壹千二百二十壹條醫務人員未盡到與當時醫療水平相應的醫療義務,給患者造成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壹千二百二十二條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壹的,推定為有過錯:

(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其他有關醫療規範的;

(二)隱瞞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的;

(三)丟失、偽造、篡改或者非法銷毀病歷資料的。

第壹百二十三條因藥品、消毒產品、醫療器械存在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企業、供血機構或者醫療機構要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者、血液提供者追償。

第壹百二十四條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壹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壹)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範的診療活動的;(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病人等緊急情況下,盡到了合理診療的義務;(3)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診治困難。前款第壹項情形,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壹百二十六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未經患者同意,泄露患者隱私和個人信息或者泄露其病歷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上一篇:壹般民事糾紛的律師費是多少?
  • 下一篇:什麽和社會伴隨著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完善和發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