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企業在產學研協同創新中應該怎麽做?

企業在產學研協同創新中應該怎麽做?

結合我國國情和發展環境,加快產學研協同創新,實現創新驅動,應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政府應該創造壹個有利於產學研合作創新的政策環境。壹是完善法律法規。針對目前國內產學研合作法律相對分散、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建議在梳理和分析現有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明確界定產學研合作創新的形式、各方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和優惠政策。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有效開展營造法律導向明確、政策支持充分、監督管理嚴格、市場平等競爭的良好法律環境。二是完善財稅政策。應加大對產學研合作創新的財政投入。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為載體,設立相應的研究計劃,財政支持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稅收補償機制,鼓勵企業加大對產學研合作的投入。明確界定符合要求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產品,優先采購,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第二,建立和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目前,我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社會科研資源整合機制,產學研結合的組織形式較為松散,企業在產學研合作中的主體地位難以到位,行為短期化、形式化,往往以臨時結合爭取政府項目為目標,缺乏長期的戰略合作,滿足產業技術創新的可持續性,缺乏創新成果產業化的保障機制,大量科研成果無法直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壹是實行“風險* * *承擔,收益* * *享受”的利益分配。要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利益和風險責任體系,實現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風險責任。比如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相應創新成果的市場適應性風險應由企業承擔,但企業可以采取提成、技術入股、技術入股等分配方式,將高校、科研機構應得報酬與企業經濟效益掛鉤,減輕企業風險壓力。二是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信息平臺。充分利用現代通信系統和計算機技術,建立面向全社會的產學研聯合信息網絡,收集和發布信息。建立產學研合作項目咨詢評估體系,為產學研各方提供合作項目參考資料,也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相互了解的平臺。三是加強科技中介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科技中介機構的技術服務、技術評估、技術經紀、信息咨詢等功能,包括:統壹制定中介服務機構標準,定期對中介服務機構資質進行認定和審查,實行動態管理,引導中介服務機構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強中介人員培訓和規範管理,提高綜合素質,變單純服務為多方位服務。

第三,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提高企業技術創新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關鍵是解決企業技術創新的內生動力。企業只有真正建立起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承擔起技術創新的主體責任。壹是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企業管理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投資主體、利益主體和風險主體。二是切實提高自主技術創新能力。把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加強技術創新的基礎工作中,特別是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第三,積極融入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尋求與其他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創新聯盟,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 上一篇:銀行新員工入職培訓包括哪些培訓課程?
  • 下一篇:如何用林權證補償征用林地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