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遇到電話詐騙推銷貨到付款時拒絕簽收並承擔運費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遇到電話詐騙推銷貨到付款時拒絕簽收並承擔運費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不可以。妳可以拒絕,不接電話或者讓快遞員直接退回,妳不會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建議及時記錄,保留證據。目前很多手機都有通話錄音的功能。壹旦發現對方言語或語言有異樣,盡量按下錄音鍵,將對方聲音錄下來作為有力證據,然後及時報警,最大限度挽回經濟損失。

擴展數據:

相關案例:

近日,湖南的田先生收到壹份標有“重要文件”的“貨到付款”快遞,以為是公司寄的,並沒有多想。當他打開包裹時,他發現這些“貨物”實際上是幾張廢紙。

無獨有偶,北京的趙女士也有類似經歷。沒有網購,她收到壹個標有“化妝品”的快遞,簽收後發現是劣質商品;她找發件人要說法,對方電話壹直占線。“這不是詐騙嗎?”趙女士很氣憤地說。

從去年5月份開始,很多網友都遇到過類似的騙局。據網友介紹,這些快遞大多是洗發水、香水、第壹飾品等三種。成本只有幾塊錢,有時候簡直就是廢紙,但是貨到付款的價格卻是幾十塊錢。

公安部門的壹名辦案人員告訴記者,快遞詐騙主要有兩種:壹種是“假快遞員”,直接騙取受害人貨款;另壹個是詐騙犯發郵件。在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後,利用壹些快遞公司的漏洞,將壹些不值錢的商品送到快遞公司代收貨款。

辦案人員說,實行實名登記制度後,大部分“快遞後送”的詐騙案件都是第壹種。這種新的詐騙方式引起了很多警察的註意。

中國法律中關於欺詐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捏造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詐騙罪的客體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三千元以上壹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取公私財物達到上述數額標準,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重處罰:

(壹)通過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等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發布虛假信息的,詐騙不特定多數人;

(二)騙取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救災募捐為名進行詐騙的;

(四)騙取殘疾人、老年人或者殘疾人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標準,且屬於前款規定情形之壹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和“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詐騙

  • 上一篇:常州天寧寺的歷史
  • 下一篇: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