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面禁止野味已經成為常識。2020年2月24日,為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貿易,革除亂吃野生動物陋習,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NPC市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和革除亂吃野生動物常委會議案》。《決定》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為基礎,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為導向,擴大法律調整範圍,確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從源頭上防控重大公共衛生安全風險。
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被完全禁止,吃野生動物的壞習慣被廢除。全社會都要積極落實《NPC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決定》的各項規定,革除暴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切實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比如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明確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就必須嚴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具有重要生態、科學和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和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殖和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完全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和運輸在野外環境中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因科學研究、藥用、展覽等特殊情況,需要對野生動物進行非食用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嚴格審批、檢疫等。
完全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在健康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吃野味不僅不衛生,而且有風險。“想吃什麽就吃什麽”的行為具有潛在的社會危害性,會受到國家法律的控制。各級人民政府、人民團體、社會團體、學校、新聞媒體和社會其他方面應當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各地落實執法管理責任,加大監督檢查和違法整治力度,嚴厲打擊涉野生動物犯罪和非法交易,保持高壓態勢,大力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全面參與禁食遊戲的行動,保護美麗和諧的自然家園。全社會成員應當自覺增強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移風易俗,改掉食用野生動物的不良習慣,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是狂犬病、鼠疫、冠狀病毒等多種人畜疾病的天然“源頭庫”、攜帶者和自然宿主。全社會要充分認識保護野生動物和防控野生動物疫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正確的保護野生動物理念,不吃野生動物,不參與和自覺抵制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